張 明
(黑龍江省甘南縣興十四高級中學 黑龍江 甘南 162100)
在傳統的高中音樂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是以欣賞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只注重如何準確地讓學生唱出歌曲,不注重音樂情感和內涵的教育。此外,很多學校只注重學生文化課的教育,很少開展音樂教學,在課程安排上也很少安排音樂課程。因此老師要改變對音樂教學的看法,了解音樂教學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并且在教學注重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滲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高中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
音樂是培養學生藝術水平的重要學科,但是不在考試范圍之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在當今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欣賞音樂,以豐富的音樂情感融入到音樂學習當中,如果在教學中充分挖掘音樂素材,把德育教育通過音樂教學滲透的課堂學習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高尚的情操。除此之外,高中音樂教學課程巧妙的安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音樂挺趕,拓寬視野。這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高中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健康的心態,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1 提高教師音樂專業素養,改變教學理念。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怎樣才能夠在學生的印象里留下好印象、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高尚職業素養,這就需要高中校園對音樂課程有足夠的重視,定期組織老師開展相關的培訓和學習,促進老師職業素養的提升,并且注重音樂課程的合理安排,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才能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重要性。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滲透,使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身為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創新理念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所帶來的影響,并且樹立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思想,使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高中音樂《印象主義音樂與德彪西》這一課程教學時,在課堂開始之前老師要主動學習本節課程的相關知識,利用網絡、媒體等方式搜索知識點,并且主動對進行學習,促進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改變,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程內容科學制定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內涵。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以及德育水平的提升。
2.2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每個人學習能力和個性化差異,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并且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對不理解以及難以掌握的地方老師要加深指導。同時還要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通過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和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例如在開展人教版高中音樂《調性音樂與無調性音樂》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學過程中老師嚴格以學生為主體,對知識點進行講解之后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和技巧老師要及時地給予幫助。只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這不僅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立德樹人教學的重要體現。
2.3 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課堂活動的開展是促進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立德樹人教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活動中促進團隊合作意識的提升以及獲得集體榮譽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為來的成長奠定有利基礎。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并且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培養現代化的道德高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