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娟
(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兒科 廣東 深圳 518172)
當前全世界的兒童發生哮喘病的概率在提升。哮喘這種疾病容易復發而且病程比較長,如果進行長期治療,需要花費較多的醫療費用,一方面會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一方面會降低患兒生活質量。兒童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依從性難以保證,因此如何組織家庭進行管理和配合是當前保證患兒恢復健康的基礎和關鍵環節。
本研究中針對哮喘患兒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措施的效果,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把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患兒分成28 例觀察組和28 例對照組,對照組包括女患兒14 例,男患兒14 例,年齡5 ~9 歲。觀察組包括男患兒13 例,女患兒15 例,年齡5 ~10 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健康指導和心理干預,觀察組在這個前提下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滿足需求。和家長及患兒構建護患關系,評估家長和患兒的心理、勝利狀況,明確教師需求。結合患兒的個性化狀況明確教育目標,并且引導家長和患兒,共同選擇針對性的教育模式,幫助他們執行計劃。實施規范化的哮喘防治知識講解,滿足患兒和家長的知識需求。設置咨詢電話,并且給患兒發放護理服務卡,提供專業支持和心理輔導。可以邀請心理專家針對家長和患兒實施心理輔導,這樣可以提供有效心理支持。(2)實施群組教育。針對患兒定期組織哮喘防治知識講座。要求關于哮喘防治的心理輔導專家、護理專家進行講解,可以聯系校醫、同學、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針對患兒實施哮喘知識講解,并且重視激素治療的教育,引導患兒和家長使用峰流速儀和氣霧劑,并且記錄哮喘情況。邀請有著良好治療效果的患兒及其家長進行交流,并且通過溝通和角色扮演,提升其他患兒的治療信心。在隨訪流程中,收集關于哮喘的核心問題,通過歸類和整理,組織專家進行講解。可以安排哮喘冬令營和夏令營,讓患兒及家人在參與之后相互了解病情,并且說出自己的感受。利用QQ 群等線上交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患兒的問題。(3)提供社會支持。提供有效社會支持系統,可以組織和患兒關系密切的朋友、校醫、老師等等參與哮喘護理管理。主動聯系患兒在學校的老師,了解患兒在學校中的人際交往狀況和學習情況,通過提供有效社會支持,可以協調患兒和親友、同學、老師之間的關系,引導患兒參與力所能及的校園活動和家務活動,進而體會成功的生活體驗和學習體驗,樹立患兒的自信心。引導患兒發展興趣愛好,以家庭為中心,分配哮喘護理的職責,避免在這個方面產生家庭沖突,可以提升家庭的凝聚力和患兒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
在肺功能檢測方面,利用便攜式肺功能檢測儀器進行檢測,主要檢測項目包括:25%FRF(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速)、PEFR(用力呼氣流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量)。
本研究中的數據和資料使用SPSS12.5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比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發現在25%FRF、FEV1、PEFR 指標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對比
通過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有效值,發現實驗組的護理實際有效值高于對照組,分別是92.60%和66.68%,P<0.05。如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護理有效率比較(%)
哮喘屬于當前兒童比較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一些誘發因素可能導致疾病反復發作或者急性發作。當前缺乏有效治療哮喘額方法,但是通過有效、規范和科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顯著提升患兒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哮喘需要長期進行針對性治療,但是患兒的行為能力和管理意識不足,患兒很可能產生急性發作的情況,而且有著較高的住院率和急診率[1]。
如果患兒的家長可以積極參與到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中,可以幫助患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2]。在實際護理中,家庭屬于提升患兒自我管理能力和依從性的關鍵。哮喘需要進行長期治療管理,通過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管理措施,可以完善家長對于哮喘保健和防治的認識,提升控制哮喘發生的技巧[3]。當前一些家長存在對于哮喘的錯誤認識,對于醫院的依賴性比較大,常常沒有堅持治療或者僅僅在患兒發病之后才到醫院進行治療,這不利于縮短病程和控制哮喘病情[4-5]。
綜上,針對哮喘患兒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措施,可以顯著改善患兒肺功能,在普及預防措施和霧化吸入治療措施方面有著良好效果,這種護理模式充分認可和尊重家人在患兒哮喘控制中的作用和價值,應用價值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