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月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廣東 湛江 524003)
腦卒中是一種危害性高,具有突發性的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44 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和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康復訓練兩種手段用于腦卒中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效果,希望通過本次研究為臨床上腦卒中后護理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144 例觀察腦卒中患者,按照常規護理方式和中醫康復護理方式通過電腦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72 例。對照組72 例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齡在60~79歲,平均(63.1±6.8)歲,病程3 ~7 個月,平均(3.8±2.6)個月。實驗組72 例中,男患者40 例,女患者32 例,患者的年齡在62 ~80 歲之間,平均(64.5±6.6)歲,病程在3 ~8 個月,平均(3.7±2.5)個月兩組患者均滿足納入和排除標準且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情況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飲食上的指導。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驗組采用康復訓練,具體措施有:(1)為患者科普講解腦卒中疾病的病機,治療方式[1],治療原理及注意事項,解答患者疑惑,提高患者在護理中的依從性;(2)對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疏導其負面情緒;(3)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和運動干預[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多進行功能性鍛煉,鍛煉期間注意強度;(4)肢體運動護理,患者有肢體無力、偏袒等癥狀,護理人員在其臥床期間要進行肢體的按摩,幫助患者恢復肢體功能[3]。
本次研究通過對于常規護理方式和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康復訓練方式進行對比的方式分析了對腦卒中患者護理的效果。(1)對兩組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估,采用運動功能量表(FMA)用做評估[3];(2)我院自制評分表對患者在護理中的滿意程度進行統計,評分表患者人手一張,在家屬的陪伴下填寫。患者通過打分的方式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滿分100 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及不滿意。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意義。
兩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FMA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都有一定的改善,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評分高于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72 31.22±2.53 53.44±4.11對照組 72 31.02±3.21 40.45±3.42 t-0.415 20.615 P-0.679 0.000
對兩組患者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后顯示,實驗組患者滿意率為90.28%,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80.56%,兩組對比實驗組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n)
腦卒中是一種危害性高,致殘率高的疾病。腦卒中會對患者的肢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使其運動功能出現一定的障礙,影響其日常生活。此疾病還有突發性特點[4],患者往往發病迅速,沒有前兆,這使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更加困難??祻陀柧毷悄X卒中后患者的治療護理手段之一,相比常規護理,它具有更人性化,護理效果更顯著的特點,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受損的肢體功能,對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5]。治療后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都得到相應的改善,但兩組對比,實驗組患者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患者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后顯示,實驗組患者滿意率為90.28%,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80.56%,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得出結論,采用康復訓練能夠幫助腦卒中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改善患者的護理體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