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嵐 賴偉珍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 廣東 廣州 511300)
為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應該加強護理服務的實施,通過優質的護理增強患者的信心,就護理延伸服務而言,其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在臨床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進行分析,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并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進行對照,以此探析在膀胱癌患者膀胱鏡下切除術后實施護理延伸服務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我院接受膀胱鏡下切除術的膀胱癌患者46 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到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中有23 例患者。所有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0 例:13 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69 歲,最小的患者40 歲,中位年齡為(51.24±7.36)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實施常規護理。即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并對患者實施全面的健康宣教,同時給予患者正確的用藥指導[2]。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實施護理延伸服務,具體方法如下:要對護理服務的內容和服務范圍進行優化。首先,收集患者的詳細資料,并構建詳細的回訪檔案,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既要涵蓋患者的個人信息,又要對其家庭背景和性格進行充分的了解。詳細的資料有利于后期心理護理的實施,通過收集的資料,指導患者樹立自信,積極的面對疾病。另外,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在進行心理安慰的同時,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的配合治療。此外,對患者進行定期回訪,此時主要以了解患者的生活狀態、疾病情況為主,根據了解的情況實施針對性服務[3]。其次,構建醫護團體,并明確團體責任。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組建綜合素質過硬的團體對,并加以培訓,該步驟完成后,團隊成員根據了解的情況設計護理服務表格,并向患者或家屬講解護理程序和具體內容,以此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最后,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可組織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比如健康講座、電話咨詢服務、健康手冊等。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n(%)]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泌尿系統腫瘤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在泌尿系統腫瘤中膀胱癌較為常見,其具有發病率、死亡率高的特點[4]。當前在膀胱癌的治療中,常用方法主要有外科手術治療、化療以及膀胱鏡微創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等,許多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仍需要接受多次化療,從而促進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效果。在腫瘤的診斷、治療中膀胱鏡的應用較為廣泛,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具有準確率高、操作簡單、創傷小的特點。然而疾病本身對患者的傷害較大,同時進行手術及化療,不僅會對患者的創傷加重,還會導致并發癥發生的幾率較高,這種情況下,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5]。因此,臨床中除了進行針對性治療外,還要實施優質的護理服務,就護理延伸服務而言,其將患者的需求作為護理中的重點,除了臨床護理外,還將護理服務延伸到了社區和家庭,該服務模式的應用對老年慢性疾病護理及臨床關懷護理效果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膀胱癌是嚴重的泌尿系統腫瘤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此類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這對患者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
綜上,在膀胱癌患者膀胱鏡下切除術后實施護理延伸服務,能夠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對預后效果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