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海燕 原佩賢
(1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醫務室 廣東 廣州 510300)
(2 廣州市海珠區江海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聚德門診 廣東 廣州 5100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發病率很高。血糖如果控制不好,極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臨床上,藥物治療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由于種種原因,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遵醫率低,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我們選擇近期于我門診治療的部分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實行社區護理干預[2],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7 年10 月—2019 年5 月期間于我門診治療的86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 例。對照組男29 例,女14 例,年齡52 ~78 歲;觀察組男30 例,女13 例,年齡54 ~80 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用藥和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行社區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3-4]:①建立個人檔案。詳細記錄包括患者的個人情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制訂詳細的護理方案。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當制作糖尿病宣傳資料,定期開展糖尿病相關健康講座,通過一對一交流,解答患者的疑問。③藥物指導。向患者詳細介紹藥物的使用劑量和方法,藥物保存方法以及血糖監測方法。提醒患者定期到社區接受血糖水平等專業檢驗,以便醫生調整用藥方案。④飲食干預: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少油、少鹽、少糖,多吃蔬菜、牛奶、魚和豆制品。⑤心理護理。通過心理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提高患者的遵醫程度和服藥依從性。⑥隨訪干預。將家庭隨訪、電話隨訪和微信隨訪三者結合,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遵醫率和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 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比較(±s, 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比較(±s, mmol/L)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3 9.27±1.18 7.56±1.27 9.43±1.24 7.42±1.08觀察組 43 9.12±1.31 5.43±0.67 9.51±1.13 5.37±0.71 t - 0.284 6.732 0.162 6.732 P - 0.774 0.000 0.874 0.000
2.2 兩組遵醫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76.7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76.7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糖尿病是臨床內分泌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受到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影響,對患者的腎臟、血管和神經組織都會造成損害,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增加。糖尿病需要終生服藥,患者能嚴格遵醫囑,是血糖控制效果的關鍵[5]。
社區干預是一種全面的護理措施,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各個方面。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知和遵醫率;藥物指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按時按量服藥;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配合治療;飲食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形成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利于控制血糖。我們的研究發現,觀察組的血糖控制效果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和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社區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的遵醫率和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