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丹 陳麗梅
(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 廣東 中山 528400)
急危重癥患者的緊急處理是ICU 護士必須經常面臨的基本問題。對臨床急危重癥的極早識別,并給予恰當的干預治療,能夠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節省醫療資源,減輕患者及社會負擔[1]。臨床急危重癥即患者患了某種瀕危、緊急的病癥,是多因素影響下病情發展到嚴重危險階段的綜合表現,具有“突然發生、變化迅速、瞬間病情告急”的特點,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此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處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預后效果。隨著現代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和醫學技術的長足發展,模擬教學法在醫學教育中的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將模擬ICU 教學聯合應急預案演練應用于中醫院規范化培訓護士對急危重癥識別、護理救治能力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納入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期間在我院ICU 輪轉的56 名規范化培訓護士,將所有規培護士按照教學方法不同分成2 組。實驗組28名護生中,男生4名,女生24名;平均年齡(22.4±1.2)歲;常規組28 名護生中,男生5 名,女生23 名;平均年齡(22.0±1.3)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已參加規培時間達 1 年或以上者;參加規培崗前技能培訓,并考試合格者。排除標準:在我科規培時間不足2 月者。
常規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帶教老師采用教學查房、學習觀摩等方式進行常規教學,主要通過臨床多提問來提升護士的業務水平,并在遇到搶救時讓護士跟隨參加搶救工作,使其在實際搶救中獲得鍛煉。
實驗組則采用模擬ICU 教學聯合應急預案演練進行教學:
1.2.1 模擬ICU 教學:(1)以分組團隊的形式進行培訓,4 人一組,分別擔任床旁護士、護理組長、急診室護士和其他床旁協助護士的角色。培訓教室由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年資需要在10 年以上,且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協調能力以及熟練掌握搶救技能的護理組長擔任。(2)第一階段,在教學的第1、2 周開展臨床技能中心進行技能培訓,在第3、4 周進行理論授課,詳細講解ICU 各種常見急危重癥疾病及緊急情況處理方法。(3)第二階段:所有護士經培訓后參加4 周ICU 值班。期間實施模擬 ICU 教學,方法為:采用高端模擬人SimMan3G 模擬臨床常見急危重癥,如心跳呼吸驟停、肺栓塞、張力性氣胸、窒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惡性心律失常等病情,并提供患者的基本資料,如現病史、查體結果、既往史、重要實驗室檢查,要求護士迅速明確診斷并進行相應的搶救處理。
1.2.2 同時采取應急預案演練,方法為:(1)首先,由護理組長和護士長策劃和制定本次急救模擬演練的案例,拍攝下患者的床頭交接、氣管插管及心肺復蘇等模擬搶救過程,并制作成教學視頻讓各小組通過教學視頻進行學習,在4 周后結束模擬演練培訓。演練期間由護理組長合理安排參加搶救成員的角色,確保優化人員配置,并保證病區的其他患者處于平穩狀態。(2)其次,還需明確分工,確保每個搶救人員的職責和工作,并在現場與醫生及時溝通患者病情,以便及時協調患者的突發情況。如床旁護士負責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即便判斷是否需要搶救,一旦需要搶救則需要立刻啟動搶救流程,給予患者快速補液、高濃度吸氧等處理措施,同時詳細記錄患者的病情。(3)此外,急診室護士及他床協助護士需要彼此配合,明確自身的職責,以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1.3.1 教學工作結束后科室對護士的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氣管插管的配合成績、吸痰成績、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成績、心肺復蘇成績及靜脈穿刺成績等單項技能考試成績進行考核比較。
1.3.2 同時考核比較兩組的理論考試成績和臨床技能綜合應用(主要包括診斷正確比例、護理救治成功總例數、決策失誤平均次數、護理救治平均總時間等)考試成績,均以百分制為考核標準,分數越高提示臨床醫學教學效果越好。
將患者信息輸入Excel 表格后進行分組。分組數據輸入SPSS23.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 說明有顯著差異。
實驗組護士的單項技能考試成績經統計學分析較常規組均顯著提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的單項技能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士的單項技能考試成績比較(±s,分)
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成績組別 人數 吸痰成績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氣管插管的配合成績心肺復蘇成績靜脈穿刺成績實驗組 28 89.2±6.3 88.2±6.4 87.6±6.1 89.0±6.9 88.7±6.7常規組 28 82.4±5.9 81.5±5.8 80.2±5.4 82.8±5.5 81.3±5.9 t 值 - 5.169 4.105 4.806 3.797 4.386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實驗組護士的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技能綜合應用考試成績經統計學比較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的理論考試成績和臨床技能綜合應用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士的理論考試成績和臨床技能綜合應用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人數 第一階段理論考試成績第二階段理論考試成績臨床技能綜合應用考試成績實驗組 28 81.2±5.1 93.7±4.3 92.5±4.2常規組 28 77.6±4.8 81.5±5.5 79.7±5.4 t 值 - 2.720 9.247 9.901 P 值 - 0.004 0.000 0.000
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救治是一個迅速過程,這對護士的識別和護理救治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通常在護理救治期間帶教老師很難有時間對護士進行帶教[3]。因此多數ICU 低年資護士的識別、護理救治與應急能力較低,在規培急危重癥搶救方面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護士的臨床教學效果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問題,而模擬ICU 教學聯合應急預案演練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上述難題。
目前在我國護士的規范化培訓過程中模擬醫學教尚處于初始階段,已在急診科、外科、內科、婦科等臨床科室培訓中獲得了良好的成果,能夠明顯提高臨床教學效果[4]。模擬醫學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模擬ICU教學是模擬教學教育的一種,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原有的醫學教育模式難以調和諸多矛盾,而模擬醫學教育則順勢而生,不僅可以避免某些醫療糾紛問題的產生,還可提高臨床醫學教學效果,且培訓護士的接受程度高[5]。模擬教學通過模擬技術創設高仿真模擬患者和各種危重癥患者護理的工作情景,可以讓規范化培訓護士反復練習,并且可以安全地創造平常醫院工作中較難遇到的、具有挑戰性的復雜情景,從而可以減少患者暴露于潛在醫療差錯中的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士的單項技能考試成績經統計學分析較常規組均顯著提高(P<0.05);可以看出本次模擬ICU 及應急預案演練可以讓護士更加清晰的掌握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及氣管插管的配合、吸痰、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心肺復蘇及靜脈穿刺等每項護理操作的具體步驟和具體實施方法,同時還可讓護士比較系統的了解了搶救流程,提高了在危重癥患者救治和護理中彼此的配合度,提高了護士對重癥的識別和護理救治能力,也提升了還可提升團隊的協作性和團隊凝聚力,證實了其對提高護士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
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護士的理論考試成績及臨床技能綜合應用考試成績經統計學分析較常規組均顯著提高(P<0.05);可以與傳統教學比較,模擬ICU 教學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可以提高護士的臨床思維能力,還能夠提升其技能綜合應用水平[6]。通過模擬ICU 模擬臨床急危重癥案例及高仿真的臨床實景,可為護士提供一個接近真實的環境,能夠培養和提升護士的臨床綜合能力[7]。
綜上所述,模擬ICU 教學聯合應急預案演練有助于提升中醫院規范化培訓護士對急危重癥的識別、護理救治能力,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