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推進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理論之源、思想之源、信仰之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包括報告、講話、演講、指示等92篇文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內容豐富、哲理深刻。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出版發行,對于推動廣大干部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幫助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認識和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愛人利物之謂仁。”出自《莊子·外篇·天地》,意為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仁愛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與鮮明特色。中國共產黨科學倡導中華文化傳統深厚的“以民為本、生命至上”的仁愛思想,使之煥發出時代的生機與活力,在海晏河清的承平歲月,滋養著中華文明不斷開花結果;在風雨交加的危急時刻,像指南針、壓艙石一樣,讓中華文明的大船高掛云帆、篤行致遠。
編輯 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