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娟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師范附屬小學,山西晉中 030800)
基于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開展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數學的思維角度或理念去觀察自己身邊的生活與事物,并有效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深度學習作為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方式之一,通過對數學教學進行有效優化,以達到實現深度學習的目的。深度學習可以拓展關于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核心內容,突出重要的教學內容,進而有效地推動核心素養教育的發展。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注意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各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發展特征,力保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建立高效率的學習模式。例如,在教到“數的認識”或者“數的簡單運算”這些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深度教學還可以優化教學內容,實現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正在發展階段,盡管有一定的個人思想和思考能力,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還不夠成熟,因此在考慮問題過程中就不會考慮得特別全面,作為教師應該及時地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而深度學習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數學的知識背景、背景故事、知識的來歷等,讓學生熟知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知識的奇妙之處,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創造以及想象的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深度教學,不但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利于提升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深化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然而,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成為主體,學生只能作為陪襯,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比較少,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不積極。提早布置預習作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熟悉課堂上所要教學的內容,因此,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基礎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可以更清楚、更有邏輯性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中,并利用數學的思維、數學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問題,形成良性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到四則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可以舉例生活中常見的事情,如周末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一起去摘草莓,體驗了采摘的樂趣,一共摘了20顆草莓,該如何平均分給爸爸、媽媽和自己三個人呢?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數的運算規律,并且積極地參與到數的運算中。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也是利用情境教學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路徑之一。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可以熟練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構建情境教學模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認識自我,提升自身核心素養[1]。
數學的深度學習是需要將延伸的內容與課內教材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到“認識角度”這節課的時候,應該組織學生動手嘗試一下折紙。教師可以先展示出一張圓形的紙片,讓學生親自動手折出一個角,并向學生解說角的頂點、角的邊等,讓學生觸摸自己折出來的角的頂點、角的邊,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學生通過動手折角,感受到角度的意義,同時,開展延伸的教學活動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動手、動腦的能力。學生經過親身的體驗可以更好地獲取實踐經驗,更好地內化知識。這種延伸了數學學習項目的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更進一步地加深了對角度的認知。而且體驗實踐的過程還可以讓學生探究出更多數學問題,了解到更多數學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也應該布置相關的課堂作業或者課后作業,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本節課所教學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奧妙的興趣,幫助學生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再如,在教到“幾何圖形”這堂課的時候,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指導學生認識圖形、圖形測量、圖形的變化規則等。針對圖形的認知這一知識點,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根據實際物體的形象特征描述幾何圖形。然后以幾何圖形為依據,想象出關于幾何圖形的實際物體。教師還應該重視拓展教學內容,挖掘出隱藏在教學內容里的數學核心素養,將數學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到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數學的核心素養方面出發,開展深度學習的教學,不但可以讓小學階段的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奧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與愛好,還可以扭轉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顯得更加有層次感,為下一步數學知識的教學奠定基礎。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僅僅用成績作為衡量的標準,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如此一來,就會造成教師不夠了解本班級的學生,所制定出來的教學方案不具備合理性、科學性,甚至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完善教學評價系統,對學生在各方面進行審核后再做出相關的評價。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參與教學活動的跡象、互動過程、發言情況等,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出合理的評價,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利用教學評價去激勵每一個學生不斷成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斗志,進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進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教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課前預習開展深度學習的教學,創設教學情境來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延伸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來實現深度學習,最后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來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經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筆者相信,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之下實現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