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揚,李 嶸
(1.大連科技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2.遼寧師范大學 數學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大數據時代需要不斷貫徹并革新內部審計思維觀念。數據多表現為視頻、圖像、文字等可聽可見的事物,表現形式豐富,而且可以根據不同形式更加快捷地整理和合并資源。數據應用在審計方面主要有兩點價值:(1)直接的審計價值,即可以直接捕獲的價值。(2)間接的審計價值,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數據加工和轉變。大數據涉及的范圍比較全面,運用效果明顯,能夠有效提高內部審計的整體水平,體現為透明的數據信息和整理、加工后的間接審計價值[1]。
在內部審計中合理運用大數據,借助相互聯系的手段,搜尋、選擇、收集、研究并總結該范圍內的數據,獲取準確有效、符合專業水準的信息內容,實現數據資源向智慧資源的過渡。在大數據的影響下,企業在組織運營的每一個領域中加入內部審計元素,多角度、全方位地獲得審計相關數據內容,不僅涵蓋了周密的財務信息,還擁有科學、可靠的統計內容,然后依據不同種類的數據,詳細剖析審計狀況,例如音頻、圖像、數字、漢字等。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手工賬目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正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信息化在內部審計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信息系統也存在缺陷,對系統內部數據進行審計是有前提條件的。隨著新型審計模式的誕生,審計的環節及技術有了新的突破,被專家稱為數據式系統基礎審計。一致認為新模式下的數據比傳統數據更有說服力他們并可以大大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2]。
社會正步入互聯網時代,原本的現場審計模式逐步被遠程審計代替。遠程審計并不是指物理距離的遠近,而是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被審計單位實施部分或大部分審計工作,使數據數字化、信息化。但在一定情況下,需要現場盤點和觀察,以發現訪談對象的可疑之處,形成最終的遠程審計報告。不僅節約了審計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內部審計的質量也得到了完善。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連續審計模型能順利開展是由于人機的協調配合,除了人工操作外還利用計算機技術、云技術、審計軟件實施審計作業,聯合實時審計、信息系統審計、聯網審計、非現場審計4種審計模式,可以避免內審人員在對接內審數據時出現漏洞,從而對定期監控上的不足進行彌補,既能保證審計工作的時效性,又能在問題發生后及時、有效地解決。
雖然大數據的發展欣欣向榮,但是在內部審計領域還沒有步入正軌,建立有關內部審計的健全網絡法規以及行為規范依舊處于起步階段。法律準則是保證內部審計在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并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要想大數據在內部審計領域取得突破,就需要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法律規定,讓其更有存在價值。目前,我國還處于空白狀態,行業的發展沒有標準化,實務操作流程不完善。原因是相關部門沒有足夠的意識,優化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雖然大數據為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便利,但面對海量的數據,在企業進行分析時,涉及數據的難度系數不斷提升,產生信息風暴,信息風險也隨即上升。大數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內部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而且相應的內部審計信息化運行軌跡也有所調整,風險系數隨之改變。健全內部審計安全預警系統是內部審計工作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質量、高效率開展的保障[3]。
面對大數據掀起的技術風暴,要想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就要貫通計算機知識、審計業務、法律知識等,打造便于操作的數據平臺,進而保證內部審計人員在使用相關軟件時更加得心應手。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網絡環境與技術都在不斷更新,計算機操作平臺和應用軟件也在更新換代,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也要順應新操作系統,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入手轉型、升華。
目前,大部分組織都有專屬的信息化系統,信息不具有共享性、傳遞性,易形成信息漩渦現象,要想在短時間內將其融合不太現實,這是制約內部審計大數據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不利于大數據內部審計作業的正常開展,為打造一流的內部審計工作大數據平臺帶來阻礙。所以,優化審計流程十分緊迫,各個系統的融合也亟需加強。在大數據環境下,內部審計核心工作是保證在審計工作過程中數據處理能順利進行,使信息更直觀、全面。
在審計大數據時,務必采用大數據審計相關的方式來歸納、管制被審計機構的相關數據,并由審計負責人員剖析最終的數據。若要改變分析工作時繁雜、混亂的局面,唯一的途徑就是創立與大數據剖析相關的平臺。大數據剖析相關平臺程序的關聯作用是歸納統計數據、運用物聯網搜集獲得數據、在清算數據時將創設中間表作為基本宗旨、剖析數據時將搜尋到的問題作為主要方向、創設審計方式時將成果分享作為基本指標以及授予使用權利等。
4.2.1 加快建立內部審計專屬數據庫
傳統的機構雖然有審計數據檔案,但是信息不夠完整,結構也不夠全面,大部分都是把處理器作為焦點。為了進一步利用大數據的優良特性,在管理方式上就要進行創新式的轉變,并且要在服務方面進行全面的改善。(1)將大數據庫中所積儲的關鍵信息持續拓寬,促使數據信息更具備專業特性,并且將政府機關單位、企業單位等的金融數據、財政目標、處置目標等信息納入其中。(2)企業能夠順應大數據發展的一個關鍵特性就是創新型的管理方式以及企業內部的審核統計對策。
4.2.2 不斷完善大數據內部審計分析平臺
創設的大數據審計剖析平臺要具備完備、健全的特質。大力推進大數據背景下的審核統計任務是不可忽視的。這項任務是最基本的,也是平時工作經常遇到的,有助于推動內部審核統計工中的大數據運用能力的發展。要想使大數據審核統計取得更大的進步,在創立的過程中就要把云計算作為重中之重,實現遠距離控制,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時,確保了信息的高效使用。
從理論上來分析,創立大數據剖析系統時,以互聯網物理阻隔的審核統計局域網為基礎。若數據剖析平臺所處的局域網和Internet是通過思維而阻隔,技能安全設施與相關職員素質水平必須達到標準,并且務必邀請網絡安全技術職業人員對其安全性能進行審查。對于一些關聯到大數據裝備、互聯網管制以及搜羅、清算、剖析審核統計的數據,都需要嚴格按照一定的標準規則來實施。同時,要對思維、技能、規則等因素進行合理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大數據的安全系統更加規范化,最終推動大數據審核統計任務的高效完成[4]。
在利用大數據進行數據審核任務時,對技術要求特別高,因而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很高。剖析大數據時有以下兩個難題:(1)原本數據的清算、創設中間表給相關審計人員時,以計算機技術為主。(2)通過對中間表的分析,搜尋出被審計機構中違反規定的行為,側重于審計工作。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一個有關審計的新項目主要劃分為3個階段,需要各具優點的相關審計人員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