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德
杭州鑫泰電力設計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400
供電單位為了提升供電質量與配電效率,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依托自動化控制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實現離線、智能監控的方式就是配電網自動化。該種方式還能夠收集配電網產生的各種信息,以形成完整的自動化系統。從當前我國配電網網絡運行現狀來看,運行狀態較為理想,但依然存在少部分地區網絡結構層次不清、電負荷增長速度快等問題,從而造成配電網能力轉供能力不足,引發各種問題。配電網自動化的良好運用能夠有效應對供電故障,提高城市供電質量與效率,減輕電力人員工作量,節約成本,從而提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為用電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和原來的信息采集環節相比較,自動化采集技術的出現使整體采集效率上升了35%-70%。將這一技術運用到配網中,可以實現對配網運行的全天候監測除此外,該技術對于遠程監控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整體配網的穩定和安全得到保證。同時,這項技術該具有一定的檢測功能,可以對所有的重要設備進行檢測,確保其運行的正常。倘若設備出現故障,就會馬上被這一技術檢測出來,同時啟動相應的警報裝置,工作人員在聽到警報信息后趕赴現場進行設備排查維修,有效遏制了設備故障的進一步擴大,并節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1]。
配網運行中,主要包含有對配電、需求以及變電站等多方面的管理,但是這些管理內容還遠遠達不到自動化管理的基本標準,因此需要應用到仿真技術。這一技術的出現可以同時實現配網穩態試驗和暫態試驗,能夠獲得大量的試驗數據。運用該技術還可以對新裝置的檢測以及其他設備的檢測提供幫助,促進裝置閉環工作的進一步展開,給配網設備的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在設備管理中,運行狀態監測、電算化等都無法脫離信息技術而存在,同時這也是電力自動化的重要標志。運用信息技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員的設備檢測能力,提升配電的可靠性。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整個配電輸送中,可以有效匹配運行參數與實時數據,只要設備出現異常,管理者就能馬上從反饋的數據中找到故障的位置,并進行處理。例如,配電系統中的絕緣問題,其最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線路與設備,產生問題的原因也基本都是設備及線路長期負載缺乏有效維護。倘若這一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勢必會留下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信息技術中運用了遙控等相應的遠程控制技術,可以自動對設備和開關等實施監測,進而找到故障發生的路段,并把故障區域隔離起來,減少停電帶來的影響[2]。
該技術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聯系總站與子站。這兩者之間目前最佳的傳輸方式就是運用光纖進行傳輸。在配電網中,相關的通信設備為了確保通信的可靠性都設置在室外,但是在室外經常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雷雨天氣下,極易受到電磁的干擾,所以必須要強化對其設備的保護,降低電磁干擾。此外,為了保證整個配電網系統的基本經濟效益,其設備投資還不能過大。因為整個系統的數據資源非常大,所以監測設備還需要配置一個自動化的處理系統,以實現對數據集信息的分段分層處理。
在進行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電力公司的具體運行情況。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十分復雜,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電力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在建設前期應當充分考慮好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系統性以及復雜性,否則一旦出現漏洞會直接影響到電力公司的社會經濟效益。電力企業在實施配電網自動化建設之前,一定要進行全面仔細的規劃,確保能夠實現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核心功能,進而提高配電網運行管理的應用價值。
在加強配電網運行管控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如下3個方面。首先,應當及時檢查自動化終端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應當立即解決。其次,定期實施有關配電網的巡查工作,通過加強對于終端設備的檢測,從而確保設備的可靠性。最后,應當及時更新后臺信息,通過加強配電網建設的跟蹤力度,從而及時調整配電網運行方案。
配電網自動化建設這一項工程是十分復雜的且綜合性較強,在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網絡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因此想要推動配電網自動化建設與配電網運行管控的正常進行,最重要的是應當及時處理在配電網自動化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項技術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設備以及系統運行的可靠性,確保操作電源的安全性,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只有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夠確保整個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作為工作人員不僅僅需要擁有較好的業務技術能力,同時,針對配電網運行管控也應當具備一定的維護能力,從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因此,作為電力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與之相對應的人才隊伍管理制度。電力企業可以從內部挑選出具有較高綜合水平且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進行系統性的訓練,同時也可以通過外聘教師來加強訓練的有效性[3]。
智能電網的建設中,配電網是基礎,配電網自動化對于智能電網建設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配電網自動化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電力通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主要保證配電網的正常運行以及故障情況下的保護、檢查及控制等,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