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田
(沈陽越秀地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環保問題日漸嚴峻,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逐漸被人們提上發展規劃的日程。在這種發展的背景下,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的應用也開始得到推廣。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環保、價格低廉、節能等優勢,不僅能夠滿足節能環保要求,而且新型建筑材料還具有極高的美觀性,整體上提高了建筑應用的性價比。例如,新型建筑材料在承重建筑中應用要保證其具有高強度、耐久性,因為承重建筑物擔負著整體建筑安全穩定的責任,傳統材料最好的選擇是混凝土,而目前我國市場上新型混凝土建材主要有纖維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材料基本能滿足建筑工程應用中對新型建材的要求,同時該種類型材料還具有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強等有點。
目前建筑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是鋼筋和混凝土,混凝土的應用從最初的C15 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C100 或者更高,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C60 混凝土應用最為廣泛,混凝土結構的使用能夠使建筑物高度不斷提升。但隨著混凝土強度的不斷增加,韌性會呈現降低趨勢,這便是限制混凝土強度不斷發展的制約因素。因為設計當中,起控制作用的不是強度而是裂縫或者舒適度。
高韌性是指材料在沖擊,震動負載作用之下,能夠吸收大部分力量,雖然會產生一定的變形但不至于被破壞的性質稱之為韌性,與石材混凝土等材料相比鋼材具有更高的韌性,因此鋼材被用來作為負載的構件降低沖擊負荷,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為保證建筑物的高強度和高韌性,傳統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作為建筑物材料。鋼筋混凝土材料具有可塑性強,耐久性好,易于就地取材等優點。
由于我國建筑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民營粗放運行的形式,這種運營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會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費,而科學健康的發展運營模式應該是平衡資源使用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點,使建筑業帶動經濟發展同時做到與環境和諧共處。而目前限制建筑業運行模式轉變的重要因素是經營者運行理念不能轉變,這就導致建筑行業不能正確的對待新型建筑材料應用,其中很多運營者不愿意接受新型建筑,更愿意沉浸在過去的發展狀態,對新型建筑材料不學習同時拒絕接受,認為傳統建筑材料是建筑市場的唯一需求,使得新型建筑材料的發展在建筑業應用過程遭受瓶頸。
新型材料研發過程中,需要投人人力、物力和財力相比傳統材料成本高很多,需要公司投入很大的精力,這就導致很多建筑公司不愿意開發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同時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國建筑行業起步晚,對新型建筑材料無論從種類、性能還是構造上都沒有完全準確的了解,導致即使應用到施工也因為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產生很多問題。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的理念,建筑行業應緊緊圍繞人類發展理念以綠色建筑為重要方向,利用環保建筑材料為基礎,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比如:建造墻體時可以采用礦渣、煤粉等固體廢棄物,墻體也可以利用石膏空心墻板替代實心粘土,在滿足建筑要求同時又達到環保效能。對居住建筑材料選擇時也可以利用環保建筑材料,例如無機活性外墻保溫材料,該種材料是由COA 無機活性保溫砂漿、FTC 節能材料和無機泡沫等材料制成,綠色環保可持續。此外該種材料使用可以極大程度提高用戶舒適度,還具備防火等功能。
建筑行業智能化和智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具有密切關系,智能化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建筑物內更舒適安全,比如將智能傳感器、壓電陶瓷應用于建筑上,這些材料能夠很好的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自身作出相應調節,進而實現對自身的控制保證建筑物內部環境穩定。
建筑材料質量情況直接關系工程的質量,因此對建筑材料一定要嚴格管控,新型建筑材料能否得到廣泛應用,建筑材料質量尤為重要,相關部門應對于新型建筑材料質量嚴格管控。因為目前新型建筑材料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使已經得到應用的材料潛在還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對材料質量要求更加嚴格。
在我國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屬于尖端技術,該項工程不僅關乎建筑行業整體發展而且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但當前我國新型建筑材料研發能性功能明顯不足,同時造假現象卻層出不窮,使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事業處于不利局面。因此如何能夠培養出高水平研發隊伍,是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源泉。
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和普及,需要大量具有新型建筑材料職業素養的技術人員能夠進行現場指揮,但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施工作業技術員職業文化素質普遍不高,不能夠按照標準執行新型建材的使用。因此,需要企業建立相關施工作業人員培訓,這樣才能更好的使新型建筑材料得到最佳應用,促進新型建筑材料的發展。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環保節能可重復利用等優點,但由于技術和成本等原因未實現廣泛應用,隨著可持續理念和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一定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