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梅
(山東泰華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3)
公路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在人們日常出行以及貨物日常運輸的過程中,會對公路造成一定的壓迫甚至輕微變形,而因此公路在使用期間必須得到一定的養護從而使得路面能夠繼續為人們提供平整的空間,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因此公路路面的養護以及相關養護政策的確立就顯得尤為關鍵,與此同時,因為瀝青以及混凝土的混合物是公路的最基本成面材料,因此對公路的養護還可以從新原料的試驗性應用人手,通過新型科技化材料的使用來實現公路整體質量的間接提升。
1) 規范施工規范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設計方案確定后,施工者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制定出相應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并根據現場情況組織具體實施。規范施工人員培訓,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內涵,使他們了解工程的特點和施工過程,達到保證工期和質量的目的。2) 規范監督機制政府監督和施工監理有利于質監工作的開展。質監人員應該政治素質要高,要敢為工程負責任,業務素質要強,保證監督職能的履行,可以并且應該對一些安全系數儲備過大,設計趨于保守的工程項目提出修改意見,使工程更加經濟、安全、高效。3) 規范競爭機制和保險制度同一標段由兩個投標單位同時中標,若第一中標者在限定的時間內,沒有按照標書中規定的相關人員、機械設備進入現場,則宣布為廢標,由第二中標者按合同中規定的日期加速進場。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專業責任保險,由承保公司按規定予以賠償。這樣可以減少施工企業的經濟損失和減輕承擔風險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夠積極地、主動地應對質量事故后的處理工作。這也是發展和完善公路建設市場一項不可缺少的風險保障機制。
1) 瀝青混凝土路面養護的新材料早在幾年前,我國便研究了易密實瀝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養護維修工程中的應用。由于當前的細粒式的瀝青混凝土存在著表面構造深度小的特點,所以不能夠滿足表面層的抗滑性,瀝青混合料攤鋪厚度小的特點會造成瀝青混合料壓實效果十分不理想的后果。易密實瀝青混凝土的出現,非常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出現的問題,易密實瀝青混凝土能夠很好地增加薄層瀝青混凝土的壓實效果,并且提升薄層瀝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增加了綜合性能。通過以上措施可以顯著地減少瀝青混凝土公路在維修過程中的成本,并且能夠顯著地縮短施工的工期,減少在維修過程中的材料用量,十分符合我國當前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對于那些公路周邊有礦山的情況,在維修瀝青混凝土公路的時候,可以采取鐵礦尾礦來替代河沙,并且在其中添加高性能的混凝土,這樣的話,材料都是從周邊采取的,能夠大大的降低材料運輸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尾礦占用土地資源、生態系統失衡的問題,符合節約型社會的戰略。2) 在瀝青混凝土公路應用材料的養護技術對于傷害不是很高的公路路段,可以采取熱瀝青混合料罩面的技術進行維護,所謂的熱瀝青混合料罩面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薄層瀝青混凝土罩面技術,在世界上的很多高速公路的養護中大量使用。其次可以采取稀漿封層的方法,稀漿封層是我國在" 八五" 期間重點進行推廣的瀝青路面養護新技術。伴隨著不斷地實踐和應用,稀漿封層技術已經廣發的應用到了我國的高速公路的養護工程中。最后是采取表面處治的方法。
因為公路關乎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運輸安全,因此必須避免道路出現大型的裂縫進而影響到通車的效率,因此公路在當今時代的建設環節通常會選用與傳統混凝土有些許差異的大密度瀝青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是在傳統瀝青混凝土的基礎上加以改良,使得全新的混凝土在結構上具備一定的抗滑性和壓實度,減少了路面裂縫產生的同時還對路面的整體質量加以強化,因此可被選作當今時代下的瀝青混凝土公路的全新修筑材料。且這種材料施工工期短,材料用量少,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戰略。
從政策上規范混凝土公路的監督機制、競爭機制、約束機制以及管理理念等,從人員培訓到整體意識的加強,高度重視混凝土公路的建設、養護,為公路的施工及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從施工單位的選擇到施工工序、工藝的控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明顯提高混凝土公路施工質量及后期養護效果,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在現有混凝土公路使用的材料的基礎上,開發研究新型材料,秉承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節約型和諧社會的理念,利用尾礦等廢棄資源,轉化為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到混凝土公路的建設當中,不僅解決廢棄資源占用土地、污染環境的弊端,而且可以節省在用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