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銀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1)設計標準化和管理信息化。通過標準化設計,可降低構件設計難度,實現構件大批量生產,從而提高建筑構件的施工精度與質量,同時還可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2)功能科技化。由于裝配式墻體生產過程中,外墻設置了保溫層,可降低暖氣或空調能源的消耗,實現節能要求。另外墻體中的保溫層還具有一定的吸聲功能,減少噪音。另外裝配式建筑可以采用輕質防火的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防火性能。
(3)生產自動化。裝配式建筑在工廠采用機械化的生產方式進行構件生產。構件的高標準的機械化程度,實現了生產效率最大化,減少了現場人員的配備,在用工成本和安全生產方面都有幫助,同時還將“精益建造”的理念帶入建筑行業,以精益建造實現建筑業全產業鏈工業化,以精益建造促進建筑業綠色發展。
(4)施工裝配化。預制構件被運送到施工現場后,經過機械設備的吊裝與處理,組裝為新的建筑。裝配式建筑施工與傳統現場施工相比具有施工工期縮短、施工現場勞動力投入減少、施工現場污染減少等優勢,且施工工序更加方便有序,進行每道工序時都可以像安裝設備一樣,精度、質量能得到有效保證。
目前我國許多一線城市的建筑都逐漸地使用了裝配式建筑方式,這對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于裝配式建筑相關的支持政策并沒有推出,這就嚴重的制約了裝配式建筑發展進程。如果國家對裝配式建筑這方面沒有明確的政策制度,就會導致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市場組織混亂等一些不利于其發展的情況出現。如果國家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建筑行業的一些參與者就很難有積極主動性,進而導致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速度非常緩慢。
許多城市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盡管他們對裝配式建筑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人認為裝配式建筑只是一種非常的大板房結構。由于這種偏見的存在,導致裝配式建筑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的影響。還有一些建筑單位,不看好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前景,也就不愿意去進行這方面的嘗試,所以很多企業只是處于觀望狀態。因此,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極大程度的延緩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速度[1]。
對建筑行業產業鏈進行相應的完善,可以對裝配式建筑的普及起到推動效果。目前,我國還沒有熟練地掌握裝配式建筑模式,具體的建筑構件,操作設備,管理維修等行業模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鏈條。特別是在設備的組裝以及后期的管理維護中仍使用的是傳統模式,沒有從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和需要進行考慮,沒有協調好設計,生產,施工單位之間的配合,使得零部件生產效率低,質量不合格,建設管理難度大,建設工程造價缺乏調控,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進行保障,裝配式建筑難以進步飛快。
為了使我國裝配式建筑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國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進行一定的控制和支持。(1)可組建裝配式建筑領導組織,由市政府,城市建設部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進行領導,并設置相應的辦公室,對裝配式建筑的決策,標準改進,項目評估,技術論證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進行負責,對各辦公室的工作范圍和職責進行明確劃分,進而提高各辦公室相互配合的默契。(2)制定完善的裝配式考核評估機制,進而保證裝配式建筑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實現加快我國裝配式建筑穩步發展的目標。(3)根據裝配式建筑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發展任務重并且完善相關的保障措施。合理確定預制構件的承載力。
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來說,要想具備穩定的發展趨勢,就要營造健康積極的建筑市場環境,然后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對建筑市場加強培育力度。第一,我們將產能布局指導工作完成好,全面深入地了解裝配式建筑,加快落實裝配式建筑模式。為了更好滿足裝配建筑發展的需求,有關部門要全面指導和支持一些優秀企業建立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從而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中,進而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貢獻出一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2]。
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基礎就是專業的技術人才。負責研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相關部門,要加大研發力度。并根據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現狀,不斷地強化和提高技術體系,像標準設計,裝配施工,質量安全,裝配樓驗收等技術體系。只有使裝配式建筑各環節的技術水平得到保障,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才能獲得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除此之外,要更好的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速度,可建立相關的審查委員會,對裝配式建筑的審批,評估以及驗收工作進行全面的跟蹤管理,只有提高裝配式建筑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才能越來越順利[3]。
裝配式建筑在目前的建筑行業中算是一種新型的建筑形勢,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裝配式建筑因其良好的環保性能越來越受到了人們關注,逐漸成為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整體而言,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才初出茅廬,這主要是由于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諸多制約,阻礙了發展的腳步。因此在建筑行業中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的應用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