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華
財會監督專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包括財會監督、審計監督等在內的多項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這是在黨的高層會議上首次將財會監督明確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把財會監督的地位提高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財會監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財會監督包括政府財會監督、社會財會監督和單位內部財會監督,三者既按照各自職責發揮監督作用,同時又是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有機統一體。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恢復重建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進程,經歷了40年的發展壯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規模、人才和技術儲備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長為財會監督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技術研究優勢和豐富的專業實務經驗優勢,在財會監督領域大有可為。
高質量的財會監督,離不開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體系。高質量的會計審計準則體系是財會監督發揮作用的重要衡量尺度和有力武器。會計師事務所在長期的實務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及較強的專業研究力量,應該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到我國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的修訂與完善中來。例如,通過承接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有關課題研究工作,擔任專門委員、咨詢專家、顧問助理,參加培訓班和研討會等形式,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按照國務院“放管服”的要求,政府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將更多地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的作用。會計師事務所為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目前主要集中在績效評價等領域,從協助各級政府提高財會監督水平的角度考慮,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更多地參與到政府單位內部控制評價、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以及通過收支審計、年度審計、專項審計、任中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等多種方式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監督的工作中,實現監督補位,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同時,政府部門在履行財會監督職能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外包服務或聘用專家的形式,聘用會計師事務所的專家協助開展工作。
會計信息是對經濟活動的計量和反映,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會計信息是市場主體進行正確決策的基礎。我國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強調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的方向,確定了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會計師事務所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會計信息“看門人”作用,其執業質量直接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可信度,也必將關系到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有經驗、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在防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風險、促進上市公司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會計師事務所經過40年的發展壯大,其業務領域已經由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和相關專業服務逐步擴展到管理會計、戰略發展、公司治理、并購重組等咨詢服務和重整重組、投資顧問等等,通過提供各種高附加值的專業服務,或者提供管理建議書等方式,幫助企業完善內控體系、財務系統,實現財務由事后管控轉型投資決策前端,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目的。目前,很多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非審計業務占比已經超過40%。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新時代背景下,財會監督被賦予了新內涵、新定位、新使命和新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要當好“經濟衛士”,更好地發揮財會監督職能,還應當練好內功,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以及風險管理和內部管理水平。一是堅持誠信為本,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二是堅持安全前行,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在員工考核晉升中以質量和風險管理為導向,樹立和提升風險管理理念。三是堅持專業立身,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四是堅持人才立所,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合伙企業文化氛圍。五是堅持管理強所,在財政部提出的總所對分所實行實質性統一管理的原則精神指導下,提高內部運營管理和治理水平。
當然,將財會監督作用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是需要各種監督力量的相互協調和配合,形成監督合力。近期財政部發出通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將開展聯合監管,實現了注冊會計師行業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的有機融合、協同推進,在減少重復監管、整合監管資源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二是需要被監督主體——企業的配合。企業是會計信息的源頭和編制者,也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承擔最終責任者,只有企業真正承擔起應負的責任,才可以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誠信度,才能使得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會計信息成為企業的內在動力。三是有賴于整體執業環境的改善,提高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價值的認知度,區分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提高整個社會的誠信水平,為注冊會計師執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