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5月份全國CPI和PPI數據。5月份,CPI同比上漲2.4%;1-5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漲4.1%。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5%,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8個百分點,是帶動CPI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在PPI方面,PPI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5.1%,降幅擴大0.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5%,漲幅回落0.4個百分點;主要行業價格降幅均有所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領域價格同比下降幅度有所擴大;而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降幅則有所收窄。(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銀保監會6月9日發布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辦法完善業務經營規則,明確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范圍、租賃物范圍以及禁止從事的業務或活動,同時明確融資租賃物購置、登記、取回、價值管理等業務規則。辦法加強監管指標約束,新設了部分審慎監管指標。包括融資租賃資產比重、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比例、業務集中度和關聯度等,推動融資租賃公司專注主業,提升風險防控能力。此外,針對行業“空殼”“失聯”企業較多等問題,辦法提出了清理規范要求,指導地方穩妥實施分類處置。據介紹,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融資租賃公司11124家,比上年增加518家,同比增長5%。(摘自新華社)
6月8日,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財政資金分配要突出重點、提質增效。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資金規模和力度大,要把準方向,聚焦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產業轉型升級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集中發力。會議要求,建立資金直達基層直達民生的機制,推動財稅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各級財政部門要緊緊圍繞中央決策部署狠抓落實,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到最困難的地方、最急需的領域。會議指出,要切實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確保不出問題。一是多渠道安排資金。二是優化資金管理方式。三是加強監測督導和庫款調度。(摘自經濟參考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7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17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102億美元,升幅為0.3%。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小幅下跌,主要國家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王春英說,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摘自新華社)
6月4日,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提升貿易發展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市場運行機制、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加強組織保障等5個方面推出24項具體措施。《通知》提出,將支持湖北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支持相關片區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創建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等。《通知》明確,將支持湖北自貿試驗區結合發展定位先行先試,探索建立反向定制產業基地,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有關片區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體系;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指導,推進消費升級、服務升級。(摘自經濟參考報)
記者6月4日從銀保監會獲悉,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到期貸款本息延期規模達1.3萬億元,為切實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通過還貸后再給予融資等多種方式,對中小微企業提供了1.9萬億元的再融資支持,加上前述已實行臨時性延期還本安排的到期貸款,中小微企業已有超過四成的到期貸款本金享受了接續融資支持。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業保險業應落實落細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指導大型銀行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40%的目標,全力為中小微企業紓困;進一步研究相關措施,幫助制造業、國際產業鏈企業,以及航空運輸、教育培訓、批發零售、文化旅游等行業緩解債務壓力,推動解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中的堵點難點問題。(摘自經濟參考報)
財政部6月3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地方債發行13025億元,創地方債券單月發行量新高。截至5月底,新增債券發行完成中央提前下達額度的94.9%。資金投向上,更加聚焦“六穩”“六保”,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全部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重大項目。業內指出,年內仍待發行的新增債券總規模約為2萬億元。伴隨地方債的擴容提速,護航“六穩”“六保”的效果將進一步深度顯現。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2020年地方債券共發行31997億元,其中新增債券27024億元,再融資債券4973億元。新增債券發行完成中央提前下達額度的94.9%,其中一般債券5522億元,完成中央提前下達額度的99%;專項債券21502億元,完成中央提前下達額度的93.9%。(摘自經濟參考報)
記者5月29日獲悉,為支持疫情防控、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將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等稅費政策實施期限延至今年年底。根據兩部門發布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公告》規定的稅費優惠政策,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摘自新華社)
中國人民銀行5月29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這是央行連續第4天開展逆回購操作,本周共實現凈投放6700億元。央行發布公告稱,為對沖政府債券發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3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2%。當日銀行間市場除隔夜、7天期限利率下行,其他期限利率有所上行。29日發布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為 2.097%、2.151%, 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行0.5個和2.8個基點;14天利率為1.925%,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7.8個基點;一年期利率為1.774%,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2.6個基點。(摘自新華社)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6月10日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就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和第二波疫情在今年年底前暴發兩種假設,提出不同經濟前景預估。報告預測,如果今年年底前出現第二波疫情并導致各地再次采取隔離限制措施,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7.6%,2021年將增長2.8%;如果第二波疫情得以避免,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6%。經合組織表示,在今年出現第二波疫情的情形下,歐元區經濟預計下跌11.5%;在未出現第二波疫情的情形下,歐元區經濟跌幅預計超過9%。此外,如出現第二波疫情,今年美國和日本經濟降幅預計分別為8.5%和7.3%;如未出現第二波疫情,美國和日本經濟將分別下滑7.3%和6%。報告還認為,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摘自新華財經)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6月10日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符合市場預期。同時美聯儲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美聯儲當天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發表聲明說,美聯儲承諾使用所有工具支持美國經濟,實現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兩大目標。同時,美聯儲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直至確信經濟已經度過危機。當天,美聯儲還發布最新一期經濟前景預期,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將萎縮6.5%,相較去年12月預計增長2%有大幅下調。不過,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有望在2021年增長5%,并在2022年繼續攀升3.5%。美聯儲還預計,今年美國失業率將上升至9.3%,較此前上調了5.8個百分點。(摘自新華財經)
南非蘭德商人銀行經濟研究局6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南非商業信心指數由第一季度的18驟降至5,是1975年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值。南非商業信心指數是企業對經濟形勢作出的基本估計,該指數低于50說明商業信心不足。研究人員在5月13日至6月1日間調查了1800名制造、建筑、零售、批發和新車銷售行業的從業人員。調查顯示,商業信心大幅下降主要與新冠疫情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有關。研究人員表示,未來企業或將繼續面臨需求疲軟、成本增加和收入下降的局面,不少企業將不得不尋求新的經營方式。各行業受訪者均對未來業務狀況感到悲觀。(摘自新華財經)
英國零售商協會(BRC)6月9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英國5月零售銷售同比大幅下降,降幅較4月份大幅放緩,因疫情限制措施放松和更多消費者轉向在線購物。BRC指出,報告顯示,5月整體零售銷售同比下降5.9%,這是自1995年調查開始以來的第二大降幅。4月為下降19.1%,當時幾乎所有非必需的商店都被關閉。數據顯示,非食品類商品的在線消費同比增長了60%,創紀錄高位。不過,BRC警告說,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在6月15日允許非必要的商店重新開張時,顧客會涌回商業街。BRC首席執行官海倫.迪金森說:“消費者信心不足和社交距離措施可能會抑制銷售。”(摘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6月5日發布報告,確認羅馬尼亞長期和短期主權債務評級為BBB-/A-3,評級展望維持在負面。標準普爾預計,新冠疫情將導致今年羅馬尼亞政府凈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升至43%,羅政府可能在年底大選后采取重大財政整頓措施。報告稱,如果羅馬尼亞政府不及時鞏固財政狀況,未來18個月該國國際收支和預算平衡將面臨風險,標準普爾可能下調其評級;如果政府在鞏固財政狀況方面取得進展,標準普爾則可能上調其評級展望至穩定。標準普爾預計,今年羅馬尼亞經濟將萎縮5.5%,而此前的預測為增長3.5%。該機構警告說,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嚴重影響羅國內需求。(摘自新華財經)
歐洲中央銀行6月4日決定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包括增加購債規模、延長購債時間,力求保障歐元區流動性,支持經濟復蘇。根據當天的決定,歐洲央行將3月宣布的緊急資產購買計劃規模由7500億歐元擴大至1.35萬億歐元,加碼力度超出市場預期的5000億歐元,并將購債時限由今年年底延長到至少明年6月。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脹率已連續4個月下降,5月僅為0.1%,是2016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歐元區成員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比利時、愛爾蘭、希臘等12個國家5月通脹率為負值。根據歐洲央行最新預測,今年歐元區通脹率將為0.3%,較3月預測值大幅下調0.8個百分點。歐洲央行還將歐元區2021年和2022年通脹預期分別下調至0.8%和1.3%。(摘自新華財經)
加拿大央行維持隔夜貸款利率0.25%不變,并縮減了一些市場操作。加拿大央行將定期報告的頻率減少到一周一次。加拿大央行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將萎縮12%至22%,好于此前預期的萎縮15%-30%;環比或下滑10%-20%。加拿大央行決議稱,將繼續致力于經濟恢復蘇。承諾繼續大規模購買資產,直到經濟全面開始復蘇。將對任何進一步的政策行動進行校準,以提供實現通脹目標所需的必要貨幣政策寬松程度。加拿大央行決議顯示,疫情的影響似乎已經達到頂峰,對經濟衰退程度預期較此前更為樂觀。隨著市場功能的改善和針對疫情所采取的限制措施的放松,重點將轉向支持恢復產出和就業增長。在過去三個月中,決策者累計降息150個基點至歷史新低0.25%。(摘自新華財經)
韓國央行6月4日發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4月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出現31.2億美元逆差,自2019年4月后時隔12個月出現逆差,規模創下2011年1月以來新高。統計顯示,4月貨物貿易收支順差僅為8.2億美元,為201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服務項目逆差規模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韓國人對外直接投資增加6.6億美元,外國人對韓直接投資增加5.5億美元。得益于疫情緩解推動投資者信心回升,韓國人對海外證券市場投資和外國人對韓證券市場投資分別增加71.8億美元和30.7億美元。(摘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IHS馬基特公司)6月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5月份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IHS Markit Singapore PMI)從4月份的28.1下降到了27.1,連續第四個月創造了該指數開始編制以來的新低。報告指出,由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很多企業5月仍處于關閉狀態,新加坡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下降,該國私營部門經濟在5月份仍面臨嚴重壓力。隨著新增訂單崩潰式減少,新加坡私營企業的閑置產能急劇增加,企業仍堅定地保持緊縮模式,減少員工數量和投入品采購。商業不確定性的增加和對長期低迷的擔憂導致企業商業信心跌至創紀錄的悲觀水平。報告指出,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再創新低,表明該國私營部門商業狀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