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發生重大變化。
當天,北京市宣布,自4月30日0時起,將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并相應調整相關防控策略:對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出差、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對于入住賓館酒店的,可以憑健康寶綠碼辦理手續,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證明。
隨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鄭重表示,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這是來之不易的成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于迎來了這一天。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與病魔較量的阻擊戰,也是一場與病毒賽跑的科技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實際上,中國科技界和全體科研人員在這場與病毒的戰斗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科技答卷。
在病毒基因測序方面,不到一周時間,中國科研人員就確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并向世界發布共享。在藥物篩選研發方面,中國向世界公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及藥物篩選結果,藥物治療中國方案里也有中醫藥的巨大貢獻。在疫苗研發方面,兩條技術路線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在前沿科技抗疫方面,全新算法讓集性疫情可精準溯源,AI智能機器人助力復工復產,智慧社區助力疫情防控。在抗疫國際合作方面,超過14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科研團隊開展學術交流……
這就是本期雜志主題策劃《面對復雜疫情,一起看中國科技的高分答卷》背后的緣由。
正如總書記所說,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緊繃,決不能前功盡棄。廣大科研人員依然奮戰在實驗室,在病房,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我們期待中國科技界為全人類戰勝新冠病毒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