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方超
(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 臨沂 276000)
在裝配式建筑中使用BIM 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自然環境的污染,提升工程施工進度,保證資源的合理化使用。所以,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實際使用狀況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BIM 技術不但可以提升裝配式建筑設計、預制生產和施工的工作質量,還能有效的促進裝配式建筑行業的順利發展。
BIM 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簡稱,可以將工程的各個環節和階段的詳細信息以及施工進度和施工材料的應用等通過模型的方式構建出來,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人員的作業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捷。模型的建立過程主要是通過三維技術能夠實現對施工現場和設計方案等部分進行高度模擬,大幅度提升了設計環節和施工環節的協調性與一致性,并且在進行技術交底時能夠增強交底的全面性,保證各個部門和專業的人員能夠通過密切配合在較大程度上增強施工的質量,進而節省了大量建設資金,并為工程建設的進度提供保障。
系統設計需要預先定義好的組件,專業設計人員必須配合,有效率和有保障的設計方案信息,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修改;專業項目信息模塊,要由專業設計人員通過BIM技術和云技術,發送到GIF 項目平臺。為了識別設計缺陷,專業設計師可以使用BIM 技術來修改設計過程中的缺陷和錯誤。同時,為了方便其他員工更改項目系統,可允許操作系統裝配結構的設計者和管理者修改權限,使更多的管理者和技術人員能夠參與裝配結構的構建并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進行修改,完善裝配結構的設計模式。
總裝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總裝樓建設階段的組成部分,是過渡期和建設項目的重要一步。在傳統的零部件制造過程中,設計單元通常為零部件制造商提供詳細的拆卸零部件設計。這使得很多情況下,會出現一種情況——操作人員讀圖紙數據讀取錯誤,進而不可避免地導致構件產生數據錯誤,導致設計和施工不能及時進行。這時,如果將BIM 技術用于制造組件的制造過程,組件模型數據就可以直接傳輸給組件制造商,且預制構件參數中包含的改良水泥、大小、參數等信息,全部都可以通過BIM 軟件直接向構件制造廠表達,項目單位提供的所有項目數據和參數均可使用條形代碼獲得。
1) 平面布置模擬,在BIM 技術應用過程中,使得現場的各類設施和模型構建都可以有效地進行,在布置現場的平面圖中,還要結合相關的布置要點和布置技術,使得設計可以安全有效地進行,施工現場的布置要有足夠大的面積,物流通道和行人的通道都要提前設計好,防止出現堵塞的情況,還要保證其安全性。對于施工現場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置,用模擬技術模擬出真實的施工場景。
2) 大型機械設備運作模擬,利用BIM 技術可以對大型的設備進行安裝和拆卸過程進行模擬,這樣可以提前進行施工過程的模擬,及時發現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找到相應的解決的方法,排除在安裝施工過程中的風險和問題。
3) 施工方案及工藝模擬,項目在進行過程中采用的體系是內澆外掛,一般的圖紙上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鋁膜板的空間位置,還有一些要預留的線盒洞口,預制構件中很容易出現一些“錯漏碰缺”。為了減少錯誤出現的頻率,以及一些尺寸的不匹配,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利用refit 軟件對平面設計圖中的鋁膜進行拼接,防止出現的不匹配的情況出現,或者是一些疏漏和誤差,使得整個設計可以得到優化。
4) 構件吊裝模擬,利用BIM 技術對于吊裝進行模擬,可以讓施工人員對于吊裝過程進行觀測,判斷出施工過程中的程序,施工的過程是否可以滿足相關規定和要求,可以看到施工中的現場布置是否合理,施工人員的安排是否井然有序,提高施工的效率,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的進行。
在運營維護階段就可以利用BIM 技術對設計圖紙進行模擬,不斷地發現設計中的漏洞,從模型中對施工的過程和材料進行模擬,可以模擬出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情況和設備的租賃以及設計的變更,不僅如此還可以獲得在運維階段的資產信息和設備使用的信息,對于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的模擬,在模擬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對于材料的消耗,設備的使用情況和人員的管理情況也可以掌握,為企業節省成本,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資金支出。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運營維護階段都可以利用BIM 技術進行模擬,利用其可視化和優化性,對項目進行三維設計,降低風險的出現,還可以使得整個運行過程更加信息化,在管理水平上得到提高,對資產、設備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使得施工從設計階段到最終的運營階段都可以高效地進行。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裝配式建筑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利用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進行模擬,可以有效地排除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運營階段的不合理和可能出現的錯誤,并及時的解決,使得整個項目可以更加安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