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旭
我們已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傳統石化能源枯竭與人類生活環境不斷惡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破壞了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諧與共存,所以我們要大力倡導綠色建筑設計。我們國家人口眾大,使得人均占有資源稀少。因此綠色建筑設計成為我國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不二選擇,這將對我國的資源和環境保護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分析我國的經濟、環境、氣候等條件,要想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則須采用綠色建筑設計。不但要在建筑設計上追求綠色,在我們的建筑施工過程中也要倡導綠色。因此綠色建筑設計必然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主流。
“綠色建筑”是指在施工開始前就規劃,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和利用環境因素,使得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運行對環境的破壞,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以及無公害的空間。與此同時在工程結束拆除后,也能夠實現對環境危害降到最低。
綠色建筑設計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夠促進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建筑者通過利用太陽能、風能以及生物能等一切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來取代傳統火力發電,這樣做既降低了成本,又防治了污染。除此之外,該類建筑還具有環保的特征。他的設計始終將以人為本貫穿整個設計中。它的內飾布局也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設計,符合人們對硬件生活的需要。
本文提到的綠色建筑設計體現了節能、環境保護、和諧以及回歸自然的理念。通過調查了解到一般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比很大,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通過對設計要求的標準化,實現建筑對環境的無污染想法。
根據綠色建筑的環保性和節能性等特點,在設計師和用戶共同策劃下來實現建筑的綠色化。所以要求在初步設計時,充分聽取用戶要求,不斷優化項目設計方案,較好地解決在設計決策階段出現的問題。
比如安裝太陽能或者風力發電裝置進行發電,滿足居民基本的采暖、熱水等生活需要,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可再生資源來減少對環境污染。除此之外,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工程本身所花費的成本以及建筑長期的(運營) 成本。
整體設計首先不能盲目模仿所謂的先進綠色技術,局部和整體都要兼顧,必須結合氣候,文化,經濟等因素整體設計,綜合分析,盡可能的增加性能,降低成本,熱帶地區和寒帶地區溫差很大,在使用保溫材料時要注重節能,環保。整體設計要不斷整合不斷優化,采取較高的技術,通過高效能地利用,去實現綠色建筑更好更快的發展。
綠色建筑的設計在實施前,對于不同地區,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設計內容,充分進行當地氣候特點以及其他地域條件的考察和研究,因地制宜,將綠色建筑貫穿整個設計。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太陽能的利用在日光充足的西北地區能顯得高效,在經常多雨的地區,則顯得效率低下,缺少實用價值。另外,北方嚴寒地區要加強對保暖建筑材料的利用。炎熱的南方就要在遮陽的方位,角度和防輻射上多投入。總之,綠色建筑要結合實際,合理建造,切不能盲目抄襲。
目前,我國的綠色建筑具有很好的保溫性,便于采光、保溫抗寒,但“溫室效應”這個特性不適用于溫帶和熱帶。由于城市的大型玻璃幕墻的安裝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建筑設計師不斷的研究。歸納以下兩點:
外圍護結構主要指的是:外墻、窗和屋頂的保溫隔熱在綜合考慮檢驗外圍護結構性能的主要標準基礎上,對外圍護結構進行升級則可以保證建筑的牢固性和耐久性,并有效的控制能源的流失,進而達到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降低高端房產品的能耗,不能盲目的追求先進技術,處理好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是采用新科技的前提,運用常規技術高效能利用實現舒適的綠色建筑,會被廣為關注。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科學設計的指導下,充分實現了人文、環境以及科技的有效融合,同時在國際上逐漸形成了一套標準。綠色建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合理運用新技術,為人類提供健康、高效、適用的居住空間,從而實現“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諧統一。從廣義上講,綠色建筑的標準也應該在該行業的專業人士指導下形成統一,從而有效拓寬設計師思路,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為此我國的建筑行業要高效利用綠色能源、秉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深入探討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讓我國新型的綠色建筑事業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為改善人類的的居住環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