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
(杭州智誠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
我國古代有“天人合一”的說法,這一說法的中心思想是指將人列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國的古典園林設計往往崇尚自然,以返璞歸真作為設計目標。對這類園林作品進行設計時,將“天人合一”的理念貫徹到了極致,從而形成一種自然的哲學觀,而這一自然哲學觀又被劃分為許多細致的觀念,其中“三境界”的觀念影響力最大,這“三境界”分別是指生境、畫境和意境,其主要體現在對植物進行造景的過程中,對自然形態進行模仿,通過人工的方式使其表現為自然的錯落有致,并與山、與水形成一體,構成一種精心雕琢的自然環境。植物是古典園林設計當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都十分重視植物造景,多年的歷史沉淀,使得我國在植物造景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傳統手法和獨到之處。除此之外,中國園林造景還受到了各個時代的山水詩、山水畫、意識思想甚至是民風習慣的影響。在傳統園林設計當中,十分注重對植物的選擇,對植物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色、香、韻三個方面的因素。古代的植物造景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綠化需要,更是為了構成一幅畫。因此,對植物造景的設計要求有畫境,同時在意境上追求“含蓄”、“秀美”,講究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古人尤其喜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設計方式,偏愛精巧玲瓏的視覺體驗。
圖像性符號實際上是通過人們復雜的視覺神經來展現背后歷史文化的形式。
1) 歷史符號,具有歷史性的圖像符號,實際上是依托我國古代各種神話故事而產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性物件。這樣的圖像性符號可以用來還原古代歷史和古代某個人物的節操品質或展現人們對于自然,對于家國河山的美好向往。
2) 地域性符號,所謂地域性符號是說受到不同自然條件和地理特征或當地民風民俗等長期積淀影響而產生的圖像性符號。這樣的符號,富含著當地的本地形態。可以標志性的展現當地的地域特色,充分的展現出當地的民風民俗。例如我國古代圓月門洞則展現著圓滿團圓的意思,在新中式的景觀建筑中加入這樣的元素將讓人們感受到吉祥溫暖的傳統文化魅力。
指示性符號實際上指的是與某種物質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關系性符號。指示性符號的重要特征是能夠明確的指出。物件之間所存在的因果關系,能夠利用自身和自身載體的內容以及形式展現其想要表達的意義。例如“新中式”景觀中運用傳統的拴馬樁作為景觀空間入口的傳統裝飾,馬作為中國古代主要的出行方式,常設置在古建筑入口處,更注重實用功能,而今卻成為景觀環境入口處裝飾性符號,具有美觀與指示性作用。
所謂隱喻性符號,就是在相關符號的背后隱藏著某種寓意,也就是說并不表示其物體本身。現在新中式景觀的設計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符號。如我們經常用松樹這樣的意向符號來表示堅韌不拔。再利用隱喻的設計理念時,應該依靠相關設計環境以及當地的歷史性和地理文化性,而并不是單純的機械復制,應該有目的的進行文化理論的篩選重組,進而構建合適科學的隱喻氛圍。
新中式景觀設計的風格來源于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因此,新中式景觀設計的風格不僅具有傳統園林追求自然的優勢,更結合了現代化要素。在精神層面上,進一步升華了意境和情感的表達,對于意境和情感的表達,大體可以分為3 個層面,分別是造園要素、園林空間和園林意境。
在對園林設計進行組織建構的階段當中,造園的要素對于園林設計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造景要素主要包括園內的建筑、山水、符號、植物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園林氛圍的營造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在造景要素的使用上也需要體現出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傳承。
新中式風格在空間營造上傳承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形式,對空間布局的營造十分重視。只有將造園要素進行恰當的空間布局,才能夠營造出具有豐富內涵的景觀空間。新中式景觀設計在空間布局方面,需要對傳統園林造園手法進行效仿,需要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當中框景、障景、借景、對景等傳統造園方法進行熟練的運用,從而達到寓情于景的效果。
新中式景觀設計還需要根據當地的特色資源和地理環境,對其主體形象進行定位,其主體形象的定位需要基于當地特色的文化內涵。將當地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新中式景觀設計當中,并選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作為新中式景觀設計的主要特征進行創造,使其獨具一格,特色鮮明。
綜上所述,“新中式”景觀設計是當代中國社會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一定的滿足后,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精神需求而誕生出的,既能滿足人們對于傳統中式文化的懷念與眷戀,又能符合現代設計所表現得簡約明快的新一代中式景觀設計。“新中式”景觀設計是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發展,是新一代中國景觀設計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