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雨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了解深基坑支護特點,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前提,具體而言,深基坑支護的特點主要包括三類:第一,支護種類較多。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具有多種形式,在具體的施工實踐中,施工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析,然后選擇最為恰當的一種,進而確保施工質量。在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第二,深基坑深度較大。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日益加快,高層建筑已成為城市建筑的主流,因此,深基坑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斷增加。第三,施工難度相對較高。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會涉及到多種施工技術的應用,施工內容相對復雜,在具體的施工實踐中,還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土質、地下水位、周圍建筑及構筑物和道路情況,因此整體施工難度相對較高。
在建筑基礎工程深基坑施工期間,人作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大多數施工人員或者有關企業沒有實現對實際施工區域進行勘察,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反饋核實,從而對后續的建設施工進度造成不良影響。施工人員沒有根據相關施工勘察解決為其制訂施工建設方案,以至于施工方案與實地情況存在差異,對工程建設造成不利影響。
在施工控制期間,對施工質量影響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降水問題,如若施工人員沒有將降水問題有效解決,一旦降雨,就會對深基坑支護結構造成不良影響,使地基出現變形等問題,甚至可誘發安全事故,威脅工作者的生命安全。
建筑工人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沒有經過技術交底或不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分步開挖,進行局部超挖,有可能會導致局部邊坡失穩或局部土體下沉。
某校綜合實訓樓、裙房以及地下車庫場地工程項目,綜合實訓樓地下2 層,地上26 層,建筑高度99.75m,基礎埋深9.8m;裙房地下2 層,地上4 層,基礎埋深9.8m;地下車庫2 層,建筑高度8.8m,基礎埋深9.8m。結合GB50025—2018《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劃分標準,建設綜合實訓樓屬于甲類建筑,裙房與地下車庫屬于丙類建筑。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基坑位于學校之內,在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周圍構造物的穩定安全,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后果。
1) 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產生:目前,隨著建筑行業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提速,人民對土地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但中國土地資源與人口相比來說較為匱乏,所以中國的國策便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為了滿足人口對居住地的高需求,高層建筑應運而生。高層建筑物所承擔的人數與重量遠超過前些年的數據,因此對高層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數高層建筑帶有深層的地下室,這也提高了建筑物的穩固性。老舊低層的建筑為了牢固根基只能把基坑挖深,但現如今的高層技術為了提升安全性與牢固性,則引進了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2) 高層建筑物通常位于市中心或繁華的區域,倘若建筑物不穩定、不安全就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因此,復雜的地理環境就要求建筑工程必須把深基坑安全位于第一位。高層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期應對工程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與研究,制定出詳細可行的方案與計劃。新型施工方式與傳統的施工方法不同,高層建筑的深基坑支護是旋挖支護樁與鋼筋混凝土支撐形成的,傳統施工方法為板樁支撐與板樁錨拉,此種方法能夠降低成本、節省材料,但施工時拔出板樁可能導致地下土體結構變形,而現如今的高層深基坑支護技術能夠擋土擋水,且安全性更高。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充分的準備是后期有序開展各環節施工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前期準備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施工方要仔細研讀地質勘察單位出具的地質勘測報告,根據勘察報告內容明確地下水的埋藏情況、水位變化情況、地質結構、風化程度以及地層厚度等,而且要調查了解當地氣候變化情況。第二,建立完善的現場施工作業管理制度。近年來,建筑工程深基坑深度在不斷增加,施工內容變得更加復雜,施工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此,要能夠以制度的形式對各個環節的施工工作予以明確,包括施工要求、施工內容、施工技術的使用步驟等,以制度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提升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整體質量。第三,要對基坑周邊環境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制定詳細的應對措施。要了解建筑總平面圖的布置,查看基坑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的相對位置,地下管線的走向及埋藏深度情況,施工范圍內的建筑紅線等。
在開展深基坑支護施工中,開挖土方會對建筑工程施工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合理應用土方開挖方式,構建良好的建筑施工環境,在開挖建筑深基坑過程中,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對分段分層開挖方式進行選擇,可采用邊開挖邊運土體的方式,有效的減少土方的現場堆放,防止基坑邊坡因堆載太大而發生失穩的情況。基坑開挖時應加強對基坑位移、周邊建筑物及構筑物監測,以保證基坑的正常施工及對臨近建(構) 筑物不致產生過大的影響。監測項目應包括邊坡土體頂部的位移,圍護結構的位移, 基坑周圍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縫,圍護結構的裂縫,內支撐的應力和軸力,地下水位, 周圍建(構) 筑物的沉降人裂縫,周圍重要設施的變位與破損,基坑周圍地面超載狀況,基坑滲、漏水狀況等。在進行土方開挖深基坑支護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全面注重施工技術,全面提高土方開挖整體施工質量。
土釘施工前,應先了解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以便在土釘施打過程中避開管線。如在施工中錨管端部一旦碰到臨近建筑物的樁基時,應相應調整土釘位置和角度。開挖基坑前工作區域、修理邊坡應從上至下分段施工,在施工中要保證上層土釘注漿體與混凝土層的養護時間,如果需要提早挖掘,應加入早強劑。土釘施工時使用鉆機,成孔之后放入錨桿并注漿,注漿初次用水灰之比為0.5 的水泥漿,并在低壓環境下進行注漿。水泥漿需要充分攪拌,攪拌完的水泥漿在初次凝結前使用完,錨固強度超過15MPa 時可進行錨桿張拉。這種深基坑支護技術主要應用在深度為地下水位下或人工降水后,一般情況下會與其他支護方法結合使用,從而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投入,但是此種支護方法無法運用在地下水位高、周圍管道密集的區域。
鋼筋加工支撐施工作為支撐支護施工的重要環節,鋼筋加工支撐之前,要對鋼筋加以處理。而封膜絕緣工作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封膜工作需要利用絕緣膠帶,對鋼筋的表層進行纏繞處理,以此保證膠帶與鋼筋間沒有縫隙,達到鋼筋與混凝土隔絕的目的。封膜工作完成后,要對其進行查看,查看是否預先留出焊接部位,確保其符合相關標準,把焊接好的鋼筋放置于深基坑之中,使其與支護樁同高。鋼筋計要與深基坑邊緣呈直角狀,同時確保鋼筋計相關數據與鋼筋數據相一致。利用高密度焊接的方法,使連接桿和鋼筋密度相結合。焊接期間,可以應用毛巾等輔助材料,把鋼筋計包裹起來,并在焊接期間向毛巾上澆涼水,避免由于焊接導致溫度升高對有關儀器設備帶來不良影響。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隨著深基坑深度的增加,地下水滲漏的幾率會隨之增加,為了不影響整體工程質量,在施工技術管理中有必要做好地下水問題的處理工作。為此,施工人員需要地址勘察資料核對施工區域地下水相關情況,具體包括地下水出現的位置、水位情況、水的存儲形式、地質抗滲性等,然后根據上述信息內容選擇相應的排水止水方案和截水方案,對地下水進行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需要充分重視深基坑支護施工環節,確保施工質量。當前建筑行業朝著高層化、大型化方面發展,因此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效果,要合理利用深基坑施工技術手段,立足于實際施工狀況,對深基坑支護技術展開深入研究,制訂完善的施工建設方案,才能確保建筑基礎施工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