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達達
(河北建設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227)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勘察技術被應用到了巖土工程的勘察之中,并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勘察效果。好的巖土工程勘察效果,有利于對工程的地基進行相應的處理,從而有利于后期工程的順利施工與建設。下面在對巖土工程勘察理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相應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以及地基施工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由于我國建設工程的項目種類繁多,每一種不同的項目工程所對應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于巖土勘察工作有著多種對象。目前在運用巖土工程勘察技術較多的建設工程有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建設工程、鐵路建設工程等。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這一類型的巖土勘察工作存在著調查工作量大,成本大的特點。對于這一類型的巖土勘察工作,國家相關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調查技術標準和規定。在運用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時候,所包含的施工步驟主要有以下三樣,分別是取樣、檢驗和編制這三個步驟:第一,取樣指的是需要在施工的實際現場進行相關地質條件的探索和取樣;第二,檢驗指的是利用各種測試技術和測試標準,對包括室內和室外測試在內的樣本數據進行測試,以綜合分析和評價工程場地的地質條件;第三,編制指的是需要將所檢驗出來的數據結果進行編制,這樣有利于后期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的更好進行。
為了更好地確定各種巖體和土體的各種波速,可以采用單孔波速試驗方法,也可以有效地確定相關的巖土工程參數,從而科學地判斷土建工地的類型。而采用鉆孔波速測試,可以有效地判斷和評價地基的振動特性,有利于有效地指導建筑物的抗震設計。在利用鉆孔波速進行測試時,在實際工程的地面下需要布置鉆孔,然后將相應的測量儀器固定在預定的鉆孔深度內,嚴格控制測試的垂直間距,以便能保持在1m 左右。按順序從底部到頂部逐出。根據高層建筑的技術規范,孔深除要達到承載力要求,還需滿足持力層深度或厚度要求以及變形沉降要求。鉆孔的深度必須進入穩定持力層約5~8 米,從而確保樁端持力層下一定范圍內無其他不良地質現象。
為了更好地提高抗震設計質量,可以對場地進行微振動測試,確定起伏幅度等參數,從而劃分場地內的地震區。
遙感技術可以保證探測范圍和信息量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利用遙感技術還能實現動態監測。此外,利用遙感技術采集的信息可以存儲和傳輸,為信息的進一步應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對工程地基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樁基礎處理技術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地基處理技術之一,是通過轉移地基頂部的載荷,將其所需承受的重量通過樁基技術,轉移到地基的底部來完成的。樁基礎處理技術的應用是在人力的幫助下完成的,這一樁基礎施工技術具有施工成本較低、抗震能力較強,不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等優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這一樁技術的時候,需結合現場地下水量大小進行擴孔,這一點難以進行準確地把握。因此,針對于不同的施工現場,需要選取最為合適的樁基礎施工技術來進行地基的處理施工。
換填法也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這一處理方法的使用主要是針對于地基下的軟土地基深度較大的情況下運用的。通過換填法的運用,能夠使得該地基的整體強度得以加強,并且能夠使得換填之后的地基能夠具有更好的透水性能。在對換填法進行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將相關的軟土地基挖掘出來,然后使用強度較高的建筑材料進行回填,在形成相關的墊層之后還需要進行夯實處理。對于換填法的應用,需要遵循先深后淺的施工原則,對于需要換填的地基段進行分層鋪設,整個鋪設過程需要保證墊層的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密實度。
從構成來看,軟土地基主要由碎石、粉土等低飽和度物質組成,基于這種特性,在地基處理環節,可以采取夯實法來進行處理。通過夯擊,使得土壤進一步被壓實,確保軟土的密實度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下,強夯法能夠對地基1.2m 范圍內的土壤起到加固作用。在這種背景下,施工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夯實法的調整,確保夯實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設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建設行業的建設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建設行業能夠在施工建設之前做好相應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對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和水文環境有非常清晰地了解,進而能夠針對地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地基處理技術,從而保證工程的地基施工具有更高的質量保證,有利于整個工程建設的更好進行。因此,作為相關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巖土勘察技術及相應的地基處理技術,并將其合理地應用于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中,最終促進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