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鋒
(陜西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3)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建筑行業也在經濟浪潮的推動下成果顯著,因此,為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建筑項目中的施工管理工作需進一步完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大范圍的應用,給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建筑工程項目相關管理人員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自身能力,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目前建筑行業與建筑領域專家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常上,將對戰略和目標分解細化和落實的過程稱為精細化管理,這種管理模式能夠確保企業的戰略規劃能落實到每個具體的環節并發揮有效作用,同時,對建筑工程精細化管理也是提高企業整體執行能力和提升施工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企業要構建“精細管理工程”模式,就應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遵循“精細”的原則,找到建設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和需要進行改進的部分。施工方要想整合全部體系,實現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功能與作用,方法之一是將全部體系分階段進行,每階段完成對應體系,并且實施運轉、進行完善和連帶修改與之相關的體系。此外,最為重要的是實施“精細管理工程”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展現管理模式的規范性和創新性。若能將規范性和創新性完美結合,就能提高“精細”管理工程引領企業走向成功的可能性。
嚴格意義上來說,項目精細化管理,是以系統論為理論基礎,對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因素實施精準的全面管理,形成相互影響、環環相扣的管理鏈,進一步優化各工序施工工藝,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操作,找出各細節質量缺陷并進行解決,通過上述步驟才能實現建筑項目中精細化、流程化、規范化的管理方法,并且,只有將管理精細化到施工精細化再到項目精細化,才能提高整體工程質量。準確來說,建筑公司實行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項目管理機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提高項目實施效率,提升項目施工人員綜合執行力,合理安排工程進度,使有限資金在可控的范圍內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大力提高企業項目運營管理能力,創造高質量的精品工程。
對于各個行業來說,“安全至上”指導原則是行業在生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管理要素。在21 世紀,只有完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保證項目的施工進度和整體質量。但從目前市場上相關領域情況來看,我國現代施工項目安全管理仍存在較多問題,若加強監管力度,可消除建筑項目中的部分隱患。安全管理不足在施工現場較為常見的有施工人員在進行高空作業時未系綁安全繩索、進入施工現場未佩戴安全帽等危險行為;此外,施工安全網老化破損、施工現場雜物隨意擺放等現象,都會增加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性。
在工程質量水平提升方面,以房屋建筑為例,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全面進入到“新常態”階段,從而導致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受經濟建設中大量相關因素的影響。現階段,對于房屋建筑工程項目,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但在具體實施作業中,仍有質量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如果在工程施工階段,出現表層基地質量問題,將會導致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的硬度達不到建筑標準,進而會出現混凝土的凝結速度急劇降低的現象,這將嚴重阻礙后續建筑工程項目的開展。
習總書記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未來社會中,可持續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在此時代背景下,如果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團隊缺乏可持續化發展意識,那么其在實施建筑工程項目中,就會或多或少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在項目施工中,如果隨意堆放施工建筑殘余垃圾、施工廢水未達排放標準便進行排放和大量丟棄土石方棄渣等,那么將會嚴重危害施工場地周圍的生態環境。此外,還會嚴重影響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和建筑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的社會聲譽與地位。長遠來說,會讓施工團隊后續承接項目受到影響。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建筑施工項目在社會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若能落實建筑施工項目中的精細化管理,就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成為推動現代化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之一。要想進行精細化管理,第一步應從施工項目的前期作為出發點。具體內容如下,在施工項目管理人員正式開始施工作業前,應對項目周圍的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同時結合該承包單位的技術水準和施工模式,嚴謹的制定出符合建設標準,且適合該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在此方案中,施工項目管理人員需掌握施工建設所具備的人員、設備、材料、建設方案等。此外,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只有對各項測量工作進行整體規劃,確保數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才能為日后施工項目的開展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與此同時,當地建筑施工項目管理部門應當召開建筑技術交流大會,確保了解所有參與項目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讓整個施工環節做到萬無一失。
建筑施工中期的精細化管理是指合理的對施工的進度以及工期進行安排。具體內容如下,建筑施工項目承包單位需要在施工階段根據施工圖紙和施工現場所出現的情況,制定全方位的施工管理計劃。其中,若能精細化管理施工項目的生產目標,就能達到將目標分解和全程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的效果。此外,在不同階段,要想實現分段管理,就應制定具體的施工發展目標。如果相關團隊能在施工中期實行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就能保證施工項目后期作業的高效運行。同時,在施工項目的重要環節也可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以模塊化和專業化的方式作為管理核心,合理安排施工建設中的人機配置,準確計算施工成本,有效促進施工項目的科學與協調發展。
要想對施工后期的精細化管理,可通過加大對施工過程的監督、提高驗收要求和重點驗收等手段,以及大力提升項目整體水平來實現。具體內容如下,建筑項目的施工方可以提前準備施工監理日常工作表和質量追溯表等記錄表格,并將表格合理的應用到整個建筑施工項目中。并對建筑施工項目的相關監理工作人員對質量監管、重點檢查、專項檢查等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應成立監理會,定期監督施工項目中的所有過程,并定時將實際情況向上級匯報。還應將記錄所得的數據,導入到動態化的監控系統中,此措施可為以后項目管理小組日常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無誤的科學依據,還可作為日后管理小組了解、批復和指導工作的參考數據。最后,在建筑施工項目驗收過程中,施工管理部門應選擇拍照留檔或視頻拍攝等方式,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中各階段的工作成果的真實性。運用上述方法可加快管理部門的驗收效率,降低施工過程中出現差錯的可能性,且對施工過程中隱蔽性高的程序也能實現精準的系統化管理,全方面促進建筑施工的發展。
本文從建筑工程管理需求的角度出發,提出建筑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是建筑團隊在同行競爭中的有效方法,若能普及精細化管理模式,就能推動整個建筑行業迅速發展。實際上,不同的工程項目有不同的特點,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根據每個項目自身特點,制定出最適合該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方案。此外,同一工程的不同施工階段也有所差異,相關部門應采取多樣化的措施,合理處置各項施工要素間的關系。最后,建筑企業應培養施工人員的精細化管理意識,達到實現精細化全面落實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