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發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331)
施工階段是工程建設中資金投入最多的階段,如何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控工作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對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施工企業必須加強對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出臺全面的配套措施,確保將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
創收是每家企業開展運營活動與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企業管理是圍繞提升企業經濟盈利能力而開展的。對于施工企業來說,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是確保自身平穩盈利的前提條件。提高建筑項目的成本管控效率就能在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與工期的條件下有效壓縮工程施工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項目經濟效益[1]。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優秀的成本管控措施可提高施工工程的精度,優化施工管理流程,使項目資金使用效率提高,從而確保工程項目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從本質上來講,成本控制就是通過增強管理強度,采用工藝技術來壓縮施工成本。項目工程的成本管控就是在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對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消耗加強管控,從而使工程建設中的供需關系得到有效的協調。
加強施工過程的成本管控為企業帶來的直接回報就是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加了經濟收益。另外,可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縮短項目施工進度與工期。成本控制管理有助于提高企業投資方的資金回報率與資金使用效率,對施工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人是行動的最終實施者,為了真正落實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必須讓全體員工樹立起成本管控理念,增強成本意識。只有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成本教育,讓他們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起成本控制工作,并認識到自己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才能真正建立起節約成本的意識,同時,也才能促使員工在工作中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此外,要進一步完善核算管理制度,定期組織成本經營討論會,相關人員共同探討成本問題。項目部將責任細化層層加以落實,并逐層簽訂責任書,明確項目成員的具體職責、權利與義務,強化項目成員的成本管控意識。采取個人收入與經濟責任掛鉤的措施,獎優罰劣,給予組織、制度方面的充分保障,確保將成本管控工作融入到施工過程的整個過程中,保證每個管理環節都有專人負責。
成本預測屬于成本控制中的起始工作,通常運用統計分析、經驗總結、數學模型等方法來預測工程建設成本[2]。成本預測工作的精度與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后期成本管控工作的質量,有利于實現成本控制目標。為做好成本預測工作,首先要嚴格把控成本預算工作中涉及到的相關項目資料與數據,確保所用數據真實有效。同時,合理分析數據,根據材料成本數據與材料消耗情況去尋找材料價格及消耗的發展趨勢,然后與同類型已完成項目的材料使用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超出部分后應馬上核查分析原因,進一步提高數據資料的準確性。
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做好工序銜接以及交叉項目的施工協調工作,確保生產有序,提高施工效率。重視施工準備工作,仔細核對設計資料,領會施工設計意圖,并嚴格開展好現場調查工作。對施工中的人員、物資、機械設備等做好提前安排,要求編制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周密詳盡,做好充分準備。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盡量節省成本消耗[3]。此外,工期要合理安排,對生產要素進行合理調配,科學組織、均衡生產,防止過度集中,適當減少高峰工作量與臨時設施。要盡量避免人員、機械、材料的大進大出。就機械設備的使用而言,應重視日常保養與維護,確保設備能正常運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防止大馬拉小車以及功率不匹配的問題出現。對常用配件要做好提前儲備工作,防止停機與窩工問題。為提高施工設備利用率與施工機械化強度,應盡量安排不同工序間的同步作業。
在建筑工程施工整體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當屬材料成本,占項目成本的60%-70%。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對控制整個工程成本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施工環節中做好材料費用的管控可從以下幾方面抓起:1) 精心設計材料計劃:在施工前應參照施工合同、施工方案,并結合工程預算的數量與質量規定、各種材料的供應日期等來認真制定材料采購計劃。然后交由負責人討論審核,通過后交給采購部門進行管理。2) 材料采購過程的控制:材料采購人員首先要多走訪市場,了解材料價格,貨比三家,選擇質優價美的供貨商供貨。涉及到大宗材料的采購可采用招標的方式,對不同材料供應商提供的質量與價格進行對比,選擇性價比最好的材料,與其簽訂物資采購合同。3) 材料驗收要嚴:當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時由材料驗收人員與保管員共同驗收,檢查材料的生產合格證,了解材料的規格、品種,鑒別材料質量,將驗收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制作材料驗收臺賬[4]。凡是驗收不合格的均禁止入場,并告知上級管理部門,追究相關責任人。4) 材料管理要規范:參照施工平面布置圖將進場的材料合理分類,整齊堆放,做好標識,便于管理。同時,做好材料數量入賬工作,若材料數量有變動,及時進行記錄。月底開展庫存盤點工作,為項目提供精準的材料消耗與庫存剩余量信息,為材料費用預結算工作提供有效依據。此外,可與進度預算中的材料進行對比,了解當月材料有無超出預算,發現超出的應及時分析原因,合理調整。5) 施工過程中避免材料浪費:要根據科學合理的材料使用原則使用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從而節省工程成本。
人工費用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中的占比一般在18%-30%左右。因此,管理好人工費用對施工企業來說也是很重要的。1) 簽訂明確的勞動合同:施工企業應選擇信譽良好、評審合格的勞務公司,在工人進入施工現場之前一定要與勞務公司簽訂內容清晰、明確的勞務合同。在合同中應標明單價,并約定工程需達到的工期、質量以及材料使用標準、施工安全等,并共同約定相關的獎懲措施。由項目負責人發起合同的簽訂,注意在簽訂合同前應由項目管理、經營、財務、法務等部門共同進行合同評審,并存檔備案,以盡量減小履約風險,避免扯皮。
2) 結算環節要嚴格計算工程量:在實施勞務合同的過程中結算必須嚴格按工程量計算[5]。這是控制人工費用成本的關鍵。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是單價確定,工程量按實際計量的辦法。
3) 機械費用的管控: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中機械費用的占比約為10%。在租賃設備前應選擇規范的租賃公司,并簽訂相關租賃合同。由專項小組負責對機械的日常管理,做好機械的維護、保養、登記工作,確保機械能夠正常工作,防止機械事故發生。
施工環節中涉及到的合同有勞務合同、租賃合同、供貨協議等。加強合同管理來控制施工成本,這需要貫穿于整個合同周期中。合同中的條款應充分考慮到影響成本與效益的所有因素。對可能引起成本變動的風險因素要加強識別與分析,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并將這些措施反映在合同的具體條款中。在執行合同期間,不僅要密切留意對方合同的執行情況,以尋找合同索賠機會。
總之,在建筑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施工企業必須重視成本管控,采取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特別要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成本管控,在保障施工質量與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費用支出,從而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利于施工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