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峰
(國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工程質量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工程質量管理水平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嚴重的影響企業的發展。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如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切實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本人就自身多年的一些工作經驗,主要從四個方面對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談談自已的心得和體會。
全面質量管理創始人費根鮑姆為世界質量管理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他將質量控制定義為“一個協調組織中人們的質量保持和質量改進努力的有效體系,該體系是為了用最經濟的水平生產出客戶完全滿意的產品。
質量管理體系,能否真正發揮實效,是整個質量管理工作能否真正有效進行下去的關鍵,這要求施工企業從任務承接、工程調研、乃至施工前期中期的準備,施工材料的采購,施工生產以及回訪客戶,質量保修等方面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完善。
質量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一個逐步完善提高的過程。舊的問題解決了,原來的薄弱環節加強了,新的問題在高的層次上將會暴露出來,需要我們去探索、去解決;舊的平衡打破了,建立新的平衡。但新的平衡在實踐過程中還會出現不平衡的問題。所以要不斷尋找薄弱環節,尋找缺陷加以克服,在更高的水平上求得再次平衡,如此循環往復推動向前。
質量意識是一個企業從領導決策層到每一個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這對質量行為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質量決定品牌,品牌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而員工的質量意識又決定了產品的質量,那么要提高員工質量意識就是要加深他們的認識深度,我覺得可以從下幾點逐漸改善我們薄弱的質量意識。
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上行下效”,意思是領導層喜歡怎么做,下面的員工便也跟著怎么做。一個公司,只有當領導層真正重視質量時,員工才有可能重視質量。
參與施工人員的職業素質高低,是整個工程質量優劣的關鍵因素,因此想要提高工程質量,首先就是嚴格限制準入資格和通過不斷的培訓教育提高施工人員職業素質。
觀念決定行為,只有當員工認為質量很重要的時候,他才會全心全力來保證質量,質量管理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當我們一直強調質量重要時,員工就會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競爭、激勵、約束機制。首先要建立競爭機制,廣泛實行競爭上崗制度。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在競爭淘汰的同時,不斷引進優秀人才,補充新鮮血液、使機構保持旺盛活力。通過競爭機制,可以促進企業作風的轉變,提高工作和辦事效率,提高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建立約束機制,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如何進一步提高制度的執行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 努力完善制度,加強制度建設的規范性;2) 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強化制度的可操作性;3) 完善制度責任追究機制,增強制度的嚴肅性;4) 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員工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另外還應該建立各項獎勵制度,嚴格兌現獎勵,激勵員工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和規范規程施工作業,促進工程質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囊括了從原材料選購到項目竣工的全部過程。首先要抓好材料物資的管理,嚴格把好材料進場關和施工試驗關,在工程建設中,嚴格檢查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內容,要控制材料質量,要做到貨比三家,擇優使用,對主要生產廠家進行實地考察,要設置樣品,嚴格按樣品進貨,嚴格檢測和驗收,另外,還應當搞好材料的檢測和施工試驗,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可靠性。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技術交底---向操作者進行技術、質量交底。施工前對操作者進行詳細的技術、質量交底是搞好施工的重要環節,務必使操作者明確質量要求,必須掌握好技術要點、難點。要嚴格執行“三檢”制度,班組自檢、項目部抽檢、監理驗收,實行“三檢”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質量問題消滅在施工前或施工過程中。現場質量管理的作用是抓好每一個工序的質量、工序檢驗以及質量改進。想要做到一次性達標,就必須提高施工人員的業務水平,保證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轉,規范員工的操作流程,加強設備的檢測與器具的管理等等。對于一些現場管理的特殊或關鍵過程,必須設置質量管理點,在監督與檢測環節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整個施工過程完全處于受控狀態。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業的飛速發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研究在施工質量管理水平提高方面有著積極地作用,有利于建筑行業健康快速發展,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施工質量問題。在工程質量管理中要注重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相關經驗,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逐步降低質量問題的出現,進一步做好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