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麗
由于建筑行業大繁榮的背景下,導致很多建筑工程企業管理方法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針對動態化的管理理念缺乏相對的研究,雖然引進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策略,但是管理思想還沒有形成體系,沒有讓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機制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企業還處在過去的靜態的管理思想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管理方式缺乏科學性、系統性與靈活性。針對實際施工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可以發現,由于管理體系的不完善,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很難對施工環境有著深入詳細的了解,不能把控施工現場的節奏,這也導致了工作人員實際針對工程造價進行預算審核的過程中,還是會利用以往的項目管理手段,對整個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機制體系缺乏系統性利用,造成了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控制的策略不能發揮其作用。
事前控制主動手段缺乏,事后被動控制較多是當今建筑行業工程造價管理最普遍現象。在實際動態管理過程中,建設企業大多過于看中工程結算,忽視施工圖預算,再加之施工圖預算往往又未經過專業人員嚴格審核流程,進而大大削弱工程造價指導作用,使工程結算大大超出施工圖預算。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是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科學性、提高施工效率與質量的關鍵,在建筑工程的各個環節保證施工個人合理有序進行,使得建筑工程企業具有企業競爭力。在完善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在與外在條件相結合的情況下,應該制定與本企業自身發展水平相符合的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利益才是建立與完善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的關鍵。站在建筑工程自身發展狀況角度去考慮,完善的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能夠起到自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企業的自身管理水平。一是建筑施工企業通過完善的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與控制體系能夠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整體發展水平,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健全的制度體系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興趣,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只有在健全的管理體系中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運用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對建筑工程進行監督與管理。
加強事前主動控制手段主要體現在成本計劃編制上。成本計劃從企業本身實際情況考慮因地制宜,充分深挖內部潛力,使降低成本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科學合理的成本計劃主要在于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降低材料資源耗費率,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等。先進的經濟技術定額是成本計劃主要依據,并根據工程實際概況,采用科學合理地施工組織作為技術保障。成本計劃應采用以領導為核心、各部門配合機構模式,在項目經理組織領導下,以造價管理部門為主體,動員項目全部管理人員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提出降低施工成本有效措施,從而找到降低成本最有效辦法。
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是整個工程造價及成本優化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工程的資金投入量大,各種開銷繁雜,需要支出的承保數量及金額大。這一階段就必須從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效率出發,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及成本優化控制把控的因素來進行考慮,不斷地優化改進、不斷地完善,以期能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經濟水平。這一階段的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樹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中心地位,針對整個施工工程的設計、技術、施工要求及施工條件進行逐一地企業造價和成本控制工作,分析影響成本、質量、施工進度的各項因素,對成本因素的構成、造價環節的工作開展進行全面的調研及分析,特別是人工工資、材料費用、機器設備支出等關鍵因素進行重點管控,對臨時工作如搬運、環保等成本的管控也需要考慮在內,進行全面的把控。二是利用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系統來進行全面的統籌管控,利用成本優化控制體系控制整個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整體支出。通過施工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結構的不斷優化,構建企業成本優化控制平臺,推進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企業經營管理工作規范化、功能化、順暢化發展。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不斷擴大,對于建筑工程企業而言,面臨著國內市場以及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對此,需要建筑工程企業正確地認識到項目工程造價的重要性,并對于項目工程造價進行分析和把控。對于項目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以及相關的控制不僅能夠保證建筑工程企業在施工時節約成本、縮短工期,更能夠使建筑工程企業在保證市場要求的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