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芳
中共陽谷縣委黨校 山東聊城 252300
新時期的社會治理更加強調政府對于社會的服務功能,減少對于社會的行政干預,即政府要當好“守夜人”和“裁判員”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地制定行政指令,約束社會的正常發展。基于此,新時代的社會治理內容也就更加豐富和多元化。這主要包括:
(1)民生領域的社會治理。加強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也是政府在民生領域對于人民的承諾,幫助人民群眾擺脫貧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民生領域包括的范圍非常廣,主要有居民的住房、養老、醫療、教育、食品安全和交通等領域。
(2)社會治理的公平正義問題。在當前我國城鄉發展差距大、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大和不同社會階層群眾收入差距大的形勢下,社會治理的公平正義問題需要更加地關注。城鄉、東西部地區發展公平不足,發展的機會公平和結果公平受到更多關注。
(3)安全保障領域的社會治理。不僅包括國家的安全保障工作,免受外國勢力的侵犯,還包括促進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4)公共道德領域的社會治理。在當前部分社會群體中存在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網絡不文明言論蔓延,制假售假的現象,需要加強道德領域的治理,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活動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社會治理領域同樣注重以人為本,以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滿足和實現為社會治理的重點,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為根本立足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當前社會治理以人民為核心,以人為本,以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為主要依據,以此來滿足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我們創新社會治理理念,不斷以最新的治理理念提高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1)樹立創新的社會治理理念。改變過去的管理型思維模式為服務型思維模式,加強行政機構改革步伐,使得過去的行政指令計劃式的社會治理理念轉型為以人民為核心的治理理念。在社會治理中,政府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為根本出發點,政務服務講究人文關懷,及時對于公民進行政務和日常生活服務領域的溫馨提示。創新服務提供的方式方法,開設服務便民窗口,讓群眾辦事能夠一次性辦成。加強有關民生領域的社會政策的宣傳和推廣,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政策,學會自主運用政策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樹立協調的社會治理理念。針對目前社會中存在的城鄉發展不協調、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社會治理中需要發揮優勢地區、優勢領域的帶頭作用,更要補齊發展短板,以使得社會發展更加協調。比如基層社會治理領域比較落后,基層群眾的生活需求滿意度不高,這就需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補齊基層發展的短板。
(3)樹立綠色的社會治理理念。社會治理領域中同樣需要處理好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以使得社會發展更加協調,更加可持續。及時緩解因為生態環境問題所導致的相關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和對立,解決嚴重損害群眾身心健康的環境問題,加強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以使得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感得到增強。
(4)樹立開放的社會治理理念。加強社會治理方面的國際溝通和交流,積極促進國際合作,推動政府間和民間團體的人員來往和交流。在借鑒他國經驗,總結他國教訓之中,實現社會治理領域的求同存異,互通有無,互鑒共榮[2]。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形勢向好的前提下,社會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這些不穩定因素主要表現在:
(1)社會治安問題。有些地區尤其是基層地區的社會治安狀況較差,對于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不夠,使得犯罪率居高不下。這就要求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對于社會治安領域的整治和規范,及時懲處違法犯罪行為。
(2)教育問題。落后地區的教育資源不足,優質教師隊伍缺乏,教育基礎設施落后,嚴重影響著受教育對象的教育機會公平,容易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3)醫療問題。當前醫療資源領域的資源短缺問題比較嚴重,大醫院排隊掛號,而基層鄉鎮衛生院數量不足,醫師水平差距大,醫療基礎設施不健全,優質醫療資源少。一些困難群眾容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4)住房問題。在當前大城市和一些二三線城市普遍存在著房奴的現象,年輕人還房貸壓力大,工資水平較低影響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住房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3]。
化解社會矛盾沖突需要依賴政府的解決,更需要多元社會力量的有效參與。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各項法律、政策,以制度的約束性特征規范特定利益群體的行為。在制度的制定上要兼顧效率和公平,以使得不同社會群體都能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政府和媒體網站等宣傳部門要加強政策的宣傳,使得廣大群眾能夠及時了解政策,并能運用好政策。對于貧困落后地區,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力度,使得優勢資源和優質服務能夠向貧困地區傾斜,不斷縮小貧困地區和發達先進地區的發展差距。同時社會矛盾的解決也要依靠社會力量。在社會治理領域,政府要懂得有效放權,社會能夠自治的領域要交給社會自身化解,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同時對于社區中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弱勢群體也要充分發揮社會中的志愿服務隊伍的有效作用,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使他們能夠過上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