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河南宏大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開封 475000
水利水電的存在具有現實意義,作為關鍵性惠民工程,可發揮出多重效益性,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持,且直接關聯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對此,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可行的管理措施,切實保障工程整體質量,在此基礎上確保各功能得以有效發揮,為社會的發展助力。
水利工程在施工階段因其規模龐大。所以,它所需要的施工時間也較長,并且投入成本也較大。通常情況下,施工周期可達到2年甚至10 年。其中所應用的施工材料、人力資源都需要花費較多的資金。這就需要水利施工質量管理工作應控制好施工預算,以免超出預算增加施工單位的經濟負擔。另外,長時間施工,還會導致出現不確定風險的概率有所增加。因此,在水利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應根據施工周期對施工成本進行合理分配,最終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促使水利工程順利完工。
從工程建設環境來看,主要發生于河道、湖泊等區域,施工作業時易受到地形、水文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此,施工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立足于現場實際情況,為之采取專業的技術手段,提升施工質量[1]。
總體上,工程施工較為復雜,現場施工環境較為苛刻,易受到暴雨、滑坡等因素的影響。對此,需從工程實際情況出發,創建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現場施工狀況,為之采取靈活調整措施,以便提升技術方案與工程實況的相適性,為施工作業提供指導。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多建設于交通不便的山地區帶,在爆破等環節施工作業時存在較多危險,為確保安全施工作業,就必須落實安全第一的原則,創建可靠的安全制度并將其踐行至實際之中,盡可能改善現場施工環境,從根本上將排除安全隱患,以免在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
為了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取得較好的質量控制效果,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培養非常有必要。然而,現階段一些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者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總體監督管理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效果。此外,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水平總體較低,一些技術人員責任心較差,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能夠認真落實自身的職責與義務,不能夠正確對待質量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影響了水利工程施工階段質量管控工作的有序進行,造成水利工程總體質量控制效果不佳[2]。
在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原材料的質量問題是第一位,其中主要表現就是水泥不過關,并且水化性能比較差。對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缺乏著合理性,這些配置關系會降低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并且在整體運輸過程中,如果不按照標準來進行保溫或者是防寒,就會導致整體性能發生變化,在混凝土的養護過程中經常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這就會造成有裂縫出現。因為原材料的質量或者是其他的操作手段不當而引起的質量問題就會嚴重影響整體的工程,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錯誤。
在整體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施工工藝不按照嚴格的標準來進行執行,其中主要就會包括水利水電的工程地基,只進行簡單的清理,以及對于地基的深層狀況沒有進行合理的了解,在進行地基的平整壓實過程中也沒有做到詳細的處理,對于有些問題是存在大量的彈簧土或者是松散的土壤這樣就會導致整體地基不牢固,出現安全問題,在進行土方的填筑時所采用的填充料較差以及不分層碾壓等問題,這樣不能夠滿足整體的設計要求。
健全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保證水利工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然而從目前的管理現狀來看,由于水利工程是一個復雜性較高的系統性工程,牽涉到的施工單位也是非常多,無法建立統一的施工管理體系,進而造成一些施工單位在開展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時沒有確切的制度可以借鑒。
為了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品質,盡可能的降低不良因素對水利工程施工效果的影響,必須要發揮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健全水利工程施工體制與管理模式,確保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有章可循,從根本上解決水利工程施工質量不佳的問題[3]。
水利工程項目是一個系統性的建設項目,施工周期較長且施工內容繁瑣,必須要構建完善的施工質量與安全控制系統,通過規章制度的約束力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的規范性與有效性,也能夠及時發現水利工程施工中潛在的風險,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安全運行。管理體系的構建要充分考慮到施工單位的真實管理水平,明確規定各個崗位職員需要落實的職責,利用管理體系逐步強化管理者的管理工作;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并對出現的問題追責到具體的個人,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工作的品質與效率。
施工作業的開展需得到“人”的支持,施工人員在展開各環節作業的同時,還是重要的組織者,所有工程人員都要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對此,崗前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需要面向所有工程人員展開培訓,體現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等多個層面,令施工人員可以準確認知到工程質量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則,積極攜手確保施工質量。
工程施工程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是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性措施。施工程序化是指對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整體流程,要科學的安排施工工序,尤其是上下道工序之間存在質量控制關系的,要嚴格按照施工程序來進行,在上一道工序未完成或未達到質量標準之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執行。施工標準化與規范化是指對于施工作業,要制定嚴格的標準化文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作業應滿足標準、規范要求。
雖然很多施工單位目前都在實施施工作業的“三化”要求,但在執行、落實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加強施工質量控制,一定要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大力推進工程施工的程序化、標準化與規范化。
對于施工材料的購置,需要安排經驗豐富的專門人員負責,強化對材料的源頭把關,突出設計文件等的指導作用,結合施工階段需要,有序突進材料的購置工作,進而將材料的合理價格與高質量使用結合起來。
同時,對于購置的材料,需要做到科學分類,妥善管理,根據材料的不同性質,落實保護性管理,避免大量施工材料積壓到施工現場;對于施工材料,需要突出領取登記等相關工作,嚴禁各種形式的浪費,以此來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水平,對于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其次,加強部門溝通,實現有效的質量監督和監理。水利水電工程涉及到的要素比較多,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配合。通過明確職責,相互配合,能夠確保整個項目建設的進度,只有加強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質量監督,才能夠及時的發現一些質量問題。確保整個項目建設的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許多與工程相關的技術人員一定要明白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以及施工質量的重要性,同時施工人員還要做好筆錄,將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情況以及解決措施記錄在案,所記錄的內容是在今后在評定施工質量以及工程驗收中的一個重要憑證,為了盡量避免施工過程中的錯誤出現,我們可以通過圖紙會審的方法來進行及時的錯誤糾正,為了盡可能減少質量的問題,相關人員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承擔的任務以及對施工工藝的把握,對于相關技術的要求要進行逐步的審核,避免發生問題,杜絕人為因素而引起的質量問題。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下,各地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升溫,為了更好的突出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效益,提升水利工程的質量,延長其基本的使用時限,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對于水利工程而言,施工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依托于扎實的施工作業,可以確保施工設計方案落到實處,從根本上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具有過硬的質量,這樣才能將水利工程與地方經濟發展等更加緊密結合起來。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復雜性,導致在施工階段存在著許多質量方面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水利施工的高質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