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雙雙
濱州神通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 山東濱州 256600
BIM技術最早被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應用,其本質就是對三維的仿真運算技術。我國一開始使用BIM主要是在航天和軍工領域,但隨著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復雜化,BIM技術憑借著自身在難度較高、較為復雜的項目中擁有出色的工作效率表現出十分突出的特點,逐漸被應用到各類建筑工程當中。通過BIM技術可以對整個工程過程中的造價進行整合管理,進行科學的規劃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從而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提升工程質量,最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1]。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利用參數化數據。數據的應用,利用模型進行數據信息的高效傳輸,輸送到模型構件中,保證了信息處理的高效性以及有效性,利用三維模型,可以將建筑工程各類數據信息集成在搭建的數據庫中,達到了數據高效,共享以及傳遞的目標,為工程造價管理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實際應用中,運用軟件的參數化設計功能以及建模功能,可以有效推進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工作。
傳統造價管理工作中主要面臨的問題是數據難以共享,然而引入BIM技術,基于軟件的功能可以實現造價的動態化管理,同時可以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有效地克服了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問題,比如信息共享難的問題;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水平;同時有效增強了市場的透明度。保障工程量計算結果精準性的同時,提高了計算的效率。使用專業的算量軟件,通過3D布爾運算以及實體扣減,保證了工程量計算結果的精準性。對于生成的計算結果,可以直接制作成為電子文檔,進而為造價管理工作人員提供需要的數據與信息。
建筑工程造價的管控,引入BIM技術,通過模型和時間維度以及成本維度的深入融合,搭建5D模型,實現對工程設計和施工等環節的造價動態化監控,提高了資金和人員等各類資源的配置率。應用5D模型,為造價管控工作人員提供建筑工程施工的數據與信息,開展某個時段的造價核算,分析資金和人員配置的合理性,掌握資源利用狀態,達到造價精細化管理的水平。采用BIM技術,通過設計變更與3D模型的有效連接,根據工程變更內容,優化和完善三維模型,使用工程算量軟件,獲取建筑工程的各類信息,比如工程量信息和成本數據,到處工程變更數據,為相關管理故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
從造價管理實踐來說,BIM技術的應用,可為決策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在工程投資環節實施造價管控,采用BIM技術,需要做好系列工作。要搭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將建筑工程工程量信息清單上的各類數據信息錄入到模型中,進行工程項目的造價估算。對于工程的相關數據信息,比如材料價格信息以及人力資源成本信息等,借鑒以往同類的建筑工程指標,開展造價評估工作。若錄入到建筑模型中的工程造價信息相對合理,那么系統會給出提示,工作人員可以依據模型估算的造價進行施工,預算方案的編制,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2]。
設計環節的造價控制主要在于把控設計方案的質量,采用BIM技術,利用搭建的建筑模型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能夠實現可視化方案設計,同時,結合運用限額設計手段實現對造價的有效控制,減少了后續因為設計變更引發的造價超支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限額設計方法,設計人員需要對本項目投資估算額。有著全面的把握,獲得工程設計總概算之后,根據數據的指導進行施工圖的繪制,實現對投資額的有效劃分,避免出現超預算情況。對于設計變更問題的把控,主要是通過利用BIM軟件的施工模擬功能以及可視化功能等,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后續設計變更的出現,進而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控制是工程造價管理中比較復雜的部分。而通過BIM技術,相關從業者可以從多方面如5D技術管理、進度計量、物料材料成本等多方面完成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重點在于落實,即要保證建筑工程項目中對施工階段的可控性。通過BIM技術還可以將有關工程施工以及成本的數據進行輸入,從而直接生成相對應的數據模型來進行模擬。在數據模型的輔助下,可以提前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規避或設置相應預案,從而防止施工過程出現意外以致造價失控的現象發生。且通過BIM技術對相應的模型進行分析建模處理,不僅可以提升對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把控能力更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相關的施工質量。最終使得施工過程滿足工程造價管理的相應要求,從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3]。
綜合來說,BIM不僅使得工程造價管理更為方便有效,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建筑企業的效率甚至提升其建筑能力。而BIM技術的應用一般存在于工程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如何對BIM進行應用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整體造價,所以對BIM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可以達到有效顯著地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