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超
山東魯源節能認證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100
在推動質量強國建設中,計量僅僅以檢定、校準服務方式促進產業發展是遠遠不夠的,檢定、校準僅能滿足產業發展對量傳溯源這一基本訴求。只有從應用角度出發的產業計量才是能夠真正解決阻滯產業質量提升核心難題的 “靈丹妙藥”。形勢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將倒逼計量技術機構在鞏固傳統計量服務的基礎上,向產業經濟活動內部推進,主動延伸和拓展產業計量服務。
工業大數據是指產品生命周期中形成的大容量、高速度和多樣性的復雜數據信息,通過高效率、綜合性和賦有創新的信息處理形式,增強產品設計決策、生產監控、檢驗判斷、標準的制定和執行。
工業大數據具有“5V”特征:高容量(Volume,信息量巨大)、多樣性(Variety,包括信息來源和形式的多樣性)、高速度(Velocity,信息高速產生與更新)真實性(Veracity,產生的信息存在偏差、不一致、不完整、模糊、延遲、噪聲等)、價值高(Value,數據中隱藏著巨大的價值)。工業大數據是工業互聯網、云制造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基本要素,其意義不僅僅指數據本身,更重要的是應用,如減少人工決策的不確定性;實施技術和管理創新;超越傳統去解決現存的和預防未來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1]。
20 世紀末,世界著名質量專家朱蘭博士就提出類似大質量的概念,他說:20 世紀是生產力的世紀,將要到的21 世紀是質量的世紀。我國政府對于大質量概念的明確,應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提出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即“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為標志。“三個轉變” 指示將質量的深度和廣度都進行了加強和延伸,其目的在于保證我國經濟增長實實在在、沒有水分,旨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的增長,這是我國最高領導人首次把大質量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 “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發出我國進入大質量時代的最強音。著名質量專家郎志正教授認為 “大質量” 的概念應該從適應范圍、過程結果、組織架構、系統優化、特性滿足等五個方面進行理解。大質量概念的適用范圍既包含微觀概念,如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等;也包含宏觀概念,如生活質量、教育質量和環境質量等[2]。
總結起來,產業計量工作的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產業領域內專用計量器具的量傳溯源服務。在調研中,企業提出了大量專用計量器具的溯源難題,部分關鍵裝備涉及的非常態量值還無法實現溯源,特別是微觀量、復雜量、動態量、多參數綜合參量等的量傳溯源技術和方法亟需破解。這要求研究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智能技術來改善和提高對專用測量設備和裝置的溯源能力。
二是為產業關鍵參數提供計量測試服務。梳理產業領域內的關鍵參數,開展關鍵參數計量測試技術方法研究,制定相應技術規范,滿足現代產業測試需求。
三是研究產業計量科技創新機制,開展產業專用測量儀器裝備的研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提高我國現代產業測量裝備研制水平。重點解決制造裝備、型號、產品和關鍵部件要求的專用、自動、智能、在線、遠程、綜合測量系統的研制和應用。
四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計量技術服務。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銷售,再到使用維護,最后到報廢,研究全壽命周期內的計量技術服務功能,還包括產品質量關鍵參數的測量技術,產品質量穩定性監測方法等[3]。
計量:為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
法定計量單位:由國際單位制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他單位制單位共同構成,國家法律承認且具有法定地位的計量單位。
計量基準、標準:為了定義、實現、保存、復現量的單位一個或多個量值,用作參考的實物量具、測量儀器、測量系統或參考物質。
溯源性: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測量標準或國際測量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
計量檢定: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出具檢定證書。
計量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
針對以上檢查重點,為了方便企業理解和檢查員實際執行,我們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對應的《認證企業計量合規性檢查表》,通過運用檢查表對照打分的方式進行確認,主要內容如下。
(1)法定計量單位:檢查企業的檢測設備、文件、記錄、產品說明書、合格證和產品標識是否正確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2)測量設備:對照企業認證產品的實施規則和技術標準法規要求等,重點抽查關鍵工序和關鍵過程所用設備的計量特性(如:量程、分辨力、準確度和穩定性),校準狀態和標志是否符合計量法制要求和企業預期使用要求。
(3)計量檢測:根據產品標準、工藝文件、質量控制活動確定的檢測項目,重點抽查關鍵工序和關鍵過程和三大檢(進廠、過程、終檢),內容包括:技術指標和設備要求;檢測方法、環境條件及結果的處理;檢測記錄完整性等。
產業計量是助推產業發展進步的重要技術活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需求巨大。作為計量技術機構,在質量強國推進中,應該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抓住國家大力推動構建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的重大機遇,主動作為,積極拓展產業計量服務領域,走進產業內部,為自身生存和發展爭得更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