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審計局 四川南充 637000
國家審計,也稱政府審計,是由國家審計機關代表國家所實施的審計。原國家審計長劉家義在其主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研究》書中指出“現階段中國審計機關應積極適應國家治理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緊緊圍繞‘反腐、改革、法治、發展’,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全面審計,堅持一手抓重大違紀、重大損失浪費、重大風險隱患、重大履職盡責不到位等問題的查處,一手抓促進深化改革、推進法治、提高績效,用反腐、改革這兩部‘引擎’,驅動發展這艘‘巨輪’在法治的航道上行穩致遠”,這充分說明反腐倡廉是審計機關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1]。
從本質上講,市場經濟的運動形式與私有貪欲結合,卻會助長腐敗。市場經濟的重利性、競爭性和等價交換原則,在某些方面沖擊著黨性和價值觀念,會對一些意志薄弱的人起到誘發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不擇手段追求私利的副作用。市場經濟的特點就要求審計作為國家監督機關必須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盯住權力運行的軌跡和漏洞,促進反腐倡廉工作有序開展,更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根據《憲法》規定,“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此外,中共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將審計監督納入了反腐倡廉的監督機制。據此可見,審計監督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十分重要。
審計工作較其他國家監督機關相比具有專業性強、觸角靈敏、反映快速等特點,能夠從獨立的第三方客觀、全面地反映問題,有深度、有重點地揭示原因,能夠以獨到的視覺發現和揭露問題,對揭示和預防腐敗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常態下,審計監督已納入國家監督體系之一,審計監督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反腐倡廉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審計監督,可以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及時向有關方面反映問題和提出改進建議,健全制度、消除隱患、防范風險,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有效地預防腐敗犯罪行為的發生,降低腐敗產生的機率,使權力得到制約,促進行政行為公開透明。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國家審計經常要對腐敗多發領域、重點部門、重點項目進行常規性審計,有效實現了重大風險防范。從審計事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目前我國已建立了事后審計、事中審計(也稱跟蹤審計)、事前審計三種審計形式,特別是開展事前審計,能夠充分體現審計“免疫系統”功能,更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生動體現,這是反腐敗工作方法上的突破,全面提升了國家審計的反腐敗功能[2]。
審計監督能夠覆蓋所有公共資源、公共財政、公共資產;可以說,國家審計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守護神。根據《審計法實施條例》第六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依法應當接受審計機關審計監督的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有權向審計機關舉報”,這也擴大了審計部門發現問題的渠道,能夠快速、及時地發現腐敗問題的線索。審計機關推行的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進一步將一些違法違規和腐敗問題公開披露,有利于社會各界及時了解審計工作情況,既增強了審計的透明度,又更好地發揮了審計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的整體合力,審計監督在反腐倡廉中的揭露作用更加凸顯。
審計機關是一支業務過硬、知識全面、政策嫻熟、人才濟濟、能打硬仗的專業隊伍,主要職能就是維護國家確定的經濟發展方針、政策的落實,揭露和查處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審計監督部門通過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開展審計工作,對發現的腐敗案件,屬審計處理處罰權限的,以出具審計決定的方式,直接作出通報批評、罰款或沒收非法所得等處理處罰措施;對不屬于處理處罰權限的,依法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等有關部門處理。不論采取哪種方式,審計機關在嚴厲懲處腐敗案件中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隨著國家審計法律體系和審計制度的日益完善,審計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審計“免疫系統”功能被社會各界所認識,國家審計已經成為反腐敗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審計查處的違紀、違規和違法案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影響越來越大。各地相繼建立的預防職務犯罪聯席制度、經濟責任審計聯席制度、與紀檢、監察、檢察院建立案件聯系制度,集中研究和解決重大疑難和大案、要案問題,以及紀檢、組織、檢察、人事、財政、審計等成員單位互相支持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監督的合力,對腐敗的丑惡苗頭和現象都起到了威懾和警示的作用。通過國家審計,規范了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時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規范了領導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遵紀守法行為,查處和移交違法案件線索,對治理腐敗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國家審計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在黨統一領導的新常態下,審計機關把“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作用,用審計監督為經濟社會和反腐倡廉工作服務,值得全社會支持和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