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強(西部管道甘肅輸油氣分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天然氣作為一種環保的優質能源,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政府及各企業不斷探索研究開發利用天然氣與計量天然流量的方法,尤其是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下,轉變了天然氣事業經營理念,各方均追求利益最大化,充分認識到天然氣實時、經濟、精準計量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分析其計量方法,明確計量誤差原因,以保證計量有效性。
國際上常見計量天然氣體積儀表主要有以下幾種:
(1)孔板流量計。在天然氣行業中,孔板流量計應用較早,是以管道壓差為基礎的流量計。當前,渦輪流量計正逐漸替代此種儀表,在使用中具有穩定性強、價格低廉,且無需實施專業校核的優點。但是,實際應用中流量計測量精度不足,且上下游直管長度要求較高,其上游部分長度應當是流量計內徑的30倍,下游則是流量計內徑的7倍,且此種流量計需要連接管道中法蘭,易產生漏氣情況,需及時維修[1]。
(2)渦輪流量計。在油氣行業中此流量計應用較為常見,是速度式流體計量儀表。在應用中具有可靠性強、精度相對較高、使用便捷、維修方便、結構簡單等優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點,如應用中渦輪部位存在持續性摩擦,需及時做好潤滑工作,為保護渦輪葉片,需在流量計上方增加過濾器。管道流速如若超出10m/s,則此種流量計部位可能產生“氣蝕”[2]。由于上述缺點,對此流量計的推廣與發展造成阻礙。
(3)超聲波流量計。此種流量計是用于管道中流體速差的流量計量儀表,主要應用在管徑較大、壓力較高的天然氣管道實現流量計量。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不易受客觀因素影響、精度高、便于維修保養、數字化程度高的優點,與孔板流量計和渦輪流量計相比,此種更為先進。但是,我國超聲波流量計通常為進口產品,設備價格高昂,且此流量計不適用管徑在100mm內的管道。
在天然氣計量領域中,應用質量計量設備是以科式質量流量計為主,熱式質量流量計、差壓式質量流量計為輔。具體情況如下:
(1)科式質量流量計。于1832年法國科學家科里奧利提出旋轉管道內流體流動中會對管壁產生力,簡稱科式力,美國在1977年研發科式質量流量計。此流量計能夠對天然氣質量進行直接測量,在應用中具有適用范圍廣、測量精度高、范圍大、穩定性強的優點。但科式質量流量計多為進口產品,價格同樣高昂,且應用中對于安裝要求較高,難以適用于管徑超過200mm的管道。當前,此類計量設備主要應用在加氣站、天然氣井口。
(2)熱式質量流量計。此流量計工作原理是加熱介質后溫度場會隨之變化,且介質升溫需要能量與介質流量存在函數關系。在流經介質的管段中設置電熱裝置2個,以控制介質溫度與管道溫度差值保持不變。當增加介質流速后,冷卻效應也隨之增加,電熱裝置溫度控制的恒定電流也增大,這時介質質量流量與熱傳遞為正比,介質質量流量與電流存在對應函數關系。流量計具有應用環境廣泛、性能可靠、誤差小等優點,多用于化工廠、鋼鐵廠等場所。
(3)差壓式質量流量計。是基于馬格努斯效應,通過流過接力路裝置中介質所產生的壓差對流量進行測量。常見差壓式質量流量計是雙孔板結構,管路上設置相同兩個孔板,分流管路上則設置流量相反且固定的定量泵兩個,分別在兩個孔板出入口設置壓差計。
在天然氣計量中,主要應用孔板流量計進行計量,在實際應用中,此種流量計對加工孔板要求較高,需嚴格遵循技術標準要求實施,否則會產生嚴重誤差,孔板一旦出現彎曲或偏離情況,則會影響計量精度。一方面是在孔板安裝中,要求人員熟練掌握安裝規范,但卻又部分人員僅憑借自身經驗,忽視安裝細節,如在加工孔板密封墊片內孔時,未能結合環室尺寸加工,墊片超過環室范圍,對于劑量計中氣流流動造成了干擾。并且,設置導壓管走向不合理,也會造成氣壓無法在流量計內部正常傳到,平衡器無法保持水平,造成計量誤差。另一方面則是節流裝置問題,其內部存在焊縫、墊片等突出物,造成計量誤差。具體誤差大小與突出物長度、位置等均有練習,孔板上游2被部位產生突出物,此時誤差最大,而孔板下游突出物則計量誤差較小。
計量儀器通常情況下,使用時將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如,環境條件產生變化,會造成劑量計誤差。在運輸天然氣過程中,氣體壓力如若產生突然變化,或流速變化較大,則會造成壓差波動,進而產生脈動流,計量時一旦裝置中存在明顯脈動流,則會進一步增加計量誤差。根據調查表明,天然氣計量中受脈動流影響,其誤差在20%~30%范圍內。并且,受到季節影響,天然氣消耗量也會產生變化,出現流量計超量程情況。在通過蒸汽試驗中發自按,不同季節條件計量蒸汽流量,冬季實際流量小于夏季流量,此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是天然氣流量已經超過儀器自身量程,引發計量誤差。
天然氣作為開采石油中的伴生氣,開采出地面后需要經過多重過濾、除塵、分離等程序,卻仍然無法確保天然氣實現絕對純凈,在傳輸天然氣時,存在雜質將會一定程度上腐蝕天然氣管道。天然氣中雜質如若在流量計孔口或孔板位置大量積存,則會造成天然氣產生氣流變化。并且,積存雜質也會縮小孔板截面,孔板流量計其自身對于外界條件較為敏感,如若雜質不能及時清除,就會產生眼中誤差。同時,天然氣中均存在一定水分,可能會造成流量計計量值偏高,隨著增大孔徑比,濕氣流量會逐漸減小,孔徑比為0.7時,流量計計量偏差在-1.7%。而實際計量中儀器為0.5的孔徑比能夠穩定孔板自身性能,但為提高計量精度,需要在計量裝置上游位置清除天然氣水分。
能量計量是根據天然氣發熱量為結算單位的計量方式,是以提及計量為基礎,同時對天然氣發熱量進行測量,以體積與單位體積發熱量共同計算獲得天然氣流經管道的總能量。測量熱值主要是有間接測定與直接測定這兩種方法:間接測定是計算天然氣氣質組分獲得熱值,通常使用色譜儀實現;直接測定則是燃燒一定量氣體獲得直接發熱量。實際應用中,直接法應用條件多,技術不成熟、過程復雜,主要將其看作間接法比對核查的措施。在大型計量站中,可應用先色譜儀對天然氣熱值實施測定,小型計量站則采取離線色譜儀測定熱值后,選擇可變賦值或固定賦值的方法計算獲得天然氣發熱量。
(1)符合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天然氣作為一種混合氣體,產地不同則氣質組分不同,進而造成不同地區燃燒天然氣產生能量不同。我國當前測得單位體積天然氣最低發熱量是33.9MJ/m3,最高則是45MJ/m3[3]。對于不同熱值天然氣均選擇傳統體積計量方式實現貿易交接,顯然與常理不符。并且,天然氣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在管道互聯互動形勢下,不同地區天然氣將會形成全國性管網,已經成為未來主要發展趨勢,混輸不同氣源仍然采取傳統體積計量方式難度較高,增加了結算難度。由于天然氣熱值所造成的銷售誤差顯然無法滿足此要求,所以需要應用能量計量方式,以滿足我國能源發展戰略。
(2)有助于推動天然氣國際貿易。我國2020年預計所需天然氣總量為3600×108m3,進口天然氣總量則是1530×108m3,表明我國40%天然氣依賴進口。我國已經建立跨國的中俄管線、中緬管線、中壓管線,徹底完成后即可實現1650×108m3進口量[4]。以此可知,我國天然氣對外依賴性較強,國際普遍在天然氣貿易中應用能量計量,我國天然氣氣源進口較多,為保證貿易公平性,需要與國際相結合,特別是在天然氣全國管網互通情況下,應用能量計量更加合理。
在計算天然氣熱值中,選擇某地管道天然氣組分,其質量分數見表1。

表1 不同組分體積分數及壓縮因子
假設天然氣燃燒參比條件(t1,p1)等同于計量參比條件(t2,p2),且條件均是101.325kPa,20℃,則各組分物質的量分數與體積分數關系在此種條件下如下所示:

式中:xj是各組分物質的量分數;zj(t2,p2)是在p2壓力下與t2溫度下各組分壓縮因子;φj則是各組分體積分數。
理想氣體熱值計算可根據以下公式:

其中,H0[t1,V(t2,p2)]是各組分熱值,xj是各組分物質的量分數,根據公式進行天然氣最低位與最高位熱值計算,可知最低位熱值是34.59MJ/m3,最高位則是38.33MJ/m3。
而在計算真實氣體熱值中,遵循GB/T1 1062-1998規定[5],其公式如下:

其中,H[t1,V(t2,p2)]是真實氣體熱值,Zmin(t2,p2)是計量參比xa壓縮因子是理想氣體熱值。
根據公式進行計算,可獲得真是氣體最低熱值是34.67MJ/m3,最高則是38.41MJ/m3。
綜上所述,天然氣在社會生產各個方面均獲得廣泛應用,此種情況下,天然氣流量計量可靠性與精度也獲得人們重點關注。而天然氣計量中常用計量方式以體積計量與質量計量為主,在使用過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及其自身儀器影響,或多或少會造成天然氣計量誤差,難以保證計量準確性。因此,應當加強對能量計量方法的應用,不僅符合我國能源發展戰略,還能與國際貿易相接軌,推動天然氣行業實現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