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喜看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阜蒙縣”)的廣袤土地,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村村戶戶,一片片田地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個個扶貧車間編織著幸福的生活,一排排漂亮整潔的新居掩映在青山綠樹間,一幅幅村美民富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阜蒙縣是全省15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有貧困村112個、貧困戶23094戶、貧困人口54355人。自實施脫貧攻堅以來,阜蒙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推動黨建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下足“繡花”功夫推進脫貧攻堅,實現了保障政策落實有力、扶貧產業遍地開花、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村面貌日新月異。2018年,阜蒙縣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全縣累計脫貧22863戶53826人;今年,他們正向全面完成剩余231戶529人脫貧任務發起沖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阜蒙縣委牢固樹立“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理念,堅持實干導向,力促干部敢擔當善作為,時時處處發揚真抓實干、務求實效的良好作風,確保脫貧攻堅不含水分、不打折扣。
——強化“責任鏈”。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書記”抓脫貧政治責任,32名縣級領導包鄉帶村靠前指揮,對所聯系的鄉鎮、村負總責,并責成各行業部門加強工作指導協調。圍繞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全縣從3月份起開展“百日攻堅”行動,逐村逐戶全面篩查、逐人逐項精準施策。315名鄉鎮干部駐村幫扶,全面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產業、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對賬銷號,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配強“主力軍”。阜蒙縣委把脫貧攻堅戰場作為發現干部和使用干部的主陣地,堅持重品行、重基層、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先后選拔316名優秀干部到鄉鎮任職,優化鄉鎮黨政正職81名,增強了脫貧攻堅一線力量。先后評選表彰35個優秀扶貧集體、10名優秀扶貧干部,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干部決戰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持續“轉作風”。阜蒙縣委組建了3個扶貧督查組,推行“三責”工作機制,以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項目清單“三單”明責,以定期訪查、觀摩比查、專項核查“三查”督責,以督辦通報制、周清月結制、序位管理制“三制”問責,推動各級干部真扶貧、扶真貧,并嚴肅查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有56人,促進了干部作風持續向好。
堅持實干導向,盡展硬核擔當,全縣扶貧干部以因地制宜的求實精神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腳下沾滿了厚厚的泥土,心中積淀著滿滿的真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在阜蒙縣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干部就是一個指揮部。
阜蒙縣委著眼鄉村長遠發展,選優配強帶頭人。通過采取在現任村干部中“擇優用”、在農村致富能人中“擇優推”、在務工經商人員中“擇優引”、在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中“擇優派”等措施,選拔129名帶富能力強的年輕人進入村“兩委”班子。通過探索實施村級后備力量“鏈條培養”計劃,儲備768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和1330名其他村“兩委”成員后備力量。制訂出臺《阜蒙縣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全縣383個行政村已全部實現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為明年村“兩委”順利換屆打下堅實基礎。

阜蒙縣扎蘭營子鎮二等皋村第一書記助理姜麗娜(右一)到村民家進行扶貧登記
為強力推進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阜蒙縣委堅持對標提升強基礎,落實“四個一”整頓措施,推動3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轉化升級,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組織力。阜蒙縣通過扎實開展“大學習、大檢查、大規范、大提升”活動,創建了157個市縣“五星級村黨組織”,整合1700萬元資金,新建或改擴建了22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縣級財政累計投入4700萬元,連續3年提高村干部報酬,同時保證村級組織辦公經費、黨建工作經費和離任補貼及時足額發放,進一步激發了村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
致力于黨建引領、示范打樣,阜蒙縣委全面推行“黨支部+”模式,全縣村黨組織累計領辦創辦了590個合作社,新增695個產業扶貧項目,建設112個扶貧車間,將黨的組織嵌入產業扶貧中,實現了“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全縣實施《黨建引領三年強村計劃》,制訂了《全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案》,鼓勵采取自主經營、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創建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示范點73個。2019年,利用土地確權工作成果實現平均每村集體經濟增收4.2萬元,其中增收5萬元以上的村達259個。2020年年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將全部達到8萬元以上。
隨著諸多民生實事好事的落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畫卷正在蒙古貞大地徐徐展開。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阜蒙縣委堅持干部向一線下沉、人才向一線聚集、資金向一線傾斜,統籌各方力量,形成推動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阜蒙縣委著力用好駐村幫扶隊伍,落實“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穩定,實現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扶貧干部不調整、不撤退,再充實、再加強。全縣共選派159名機關事業單位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70名干部擔任駐村幫扶隊員,同時借助省市441名選派干部力量,發揮好“六大員”作用,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資金項目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幫助協調資金1.8億元,引進項目429個。
為創新推進人才扶貧,阜蒙縣委盤活人才資源存量,大力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成長計劃、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素質提升計劃、鄉村旅游人才培育計劃和鄉土實用人才開發計劃,打造4個人才培養基地,強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創新實施“農企+農職+農戶”發展模式,現已培訓學員9000余人次。同時以“校縣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企企合作”為平臺,柔性引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急需緊缺的人才,與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沈陽農業大學開展科技共建,邀請20名專家進駐基層服務站,為阜蒙縣農業現代化、科學化種植養殖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阜蒙縣委還將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扶貧攻堅的“加油站”,分層次、分類別舉辦34期培訓班,不斷增強結對幫扶干部的責任意識和實踐能力。阜新市直機關黨支部與全縣383個村開展“千千結”活動,組織65家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定點扶貧,78個縣直單位與貧困村以及2280名機關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組建黨員突擊隊496支,捐贈物資5739萬元,推動脫貧工作取得了實效。
眼下,脫貧攻堅戰鼓聲陣陣,伴著以非常之舉戰非常之役的號角聲,阜蒙縣廣大干部群眾正以昂揚的斗志、十足的干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發力,聚焦短板弱項靶向攻堅,向著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奮力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