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寶
遷安市交通運輸局 河北唐山 064400
在為社會所提供服務的過程之中,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公益性也是十分顯而易見的。從經濟角度看,作為了非物質的生產單位,行政事業的單位沒有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也不必考慮到自己的生存,而就是要從公共福利的角度來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服務。行政事業單位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行政事業的單位作為了非營利的組織,其中目的不是為了盈利,必須由國家財政撥款保障運行,國家在通過有關的政策進行調整了行政事業單位之中的運作。因為而且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夠快速、平穩地進行發展,才能增加社會財富和財政資源,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行政事業的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還要承擔維護經濟安全與社會穩定的責任,提高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這樣增強了綜合的國力。正是由于在行政事業單位當中的特殊性,國家才能夠高度重視其行政事業的單位[1]。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財務管理的改革,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由于缺少關注一些行政組織財務管理,他們不能適應新的改革或增加財務工作的監督,所以產生了許多問題。
首先,一些行政的事業單位中的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比較低。一些領導者關注業績和業務,或者不了解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忽視了財務管理的規范,而且缺乏財務管理的創新,不能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模式。還有一些高級管理人員懂得法律,利用財務管理的疏忽謀取私利。
正是由于在財務管理體制當中還不完善,這樣使得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財務管理等問題頻頻發生。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體制中存在著三大問題。一就是資金管理的制度還不夠完善。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當中的資金來源不僅僅是國家的資金,還有投資和融資,所以需要更多的資金,需要更嚴格的管理,需要能夠進行宏觀調控,控制各單位的財政。二是財務預算管理不足。預算就是政府的財政收支計劃,新的《預算法》當中明確規定了政府的全部支出與收入都應當納入到預算。所以,財政預算是行政機關未來財政支出的重要標準。如果財務預算做得不好,就會導致財務支出的混亂,造成預算外資金與內部資金的短缺。三是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導致的腐敗。向行政事業單位分配額外預算資金是將政府權力下放給各部門和地方當局。這種權利會使一些高級管理人員為了自身利益而腐敗,造成財務混亂,制約行政機構的發展,甚至產生負面的社會影響[2]。
監督制度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了兩個方面,一就是外部的監督,二就是內部的監督。在行政單位內部,財務審計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強,受到行政機關高級管理干部的制約。如果高層領導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或者不懂法律,審計監督就會大打折扣,導致一些員工和領導沒有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更沒有及時進行處罰。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主要來自與本單位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部門,主要包括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機關、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勞動監察部門等。如果缺乏外部監督,內部監督不力,就會縱容財務違法行為、金融管理等問題,嚴重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3]。
要想加強財務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提高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與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中的意識。定期培訓員工,培養優秀的財務管理人才,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讓員工集中精力進行財務管理,避免財務管理出現問題,即使發生問題也可以立即解決。單位領導要更加重視和學習財務管理,掌握我國財務管理的改革要求,能夠應對新形式的變化,這樣促使財務的管理更加適應了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人員的管理,而且要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科學管理。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不僅可以使財務人員和單位領導監督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預防措施,而且可以由其他職工和高級管理人員監督。
在內部管理形式上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增強單位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大經濟處罰力度。健全監督舉報制度,對領導干部的違法違規行為和貪污賄賂等,單位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舉報給上級機關和其他紀檢監察組織。此外,行政事業單位應當主動接受外部監督,以外力加強單位的財務風險管控。
總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應堅持有效、實用、科學匹配的原則,朝著系統化、規范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手段,強化預算管理,嚴格支出使用,著力降低財務風險管控系數,助力業務部門更好地履行經濟民生社會職責,發揮部門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