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遠
吉林省柳河縣柳河鎮水利管理站 吉林柳河 135300
水利設施作為保障我國農業與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不斷加強對農田水利的建設力度,才能夠為農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為了滿足我國農業生產的灌溉需求,也就需要在現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中對農田水利技術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擴大灌溉面積,提升灌溉效率,進一步減少灌溉過程中的水資源損耗,對于我國農業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非常緊缺,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為了更好地營造農業生產環境,應根據每個地區的開發程度與水文條件,合理應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農田水利灌溉技術不僅可以提升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而且能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農業生產開發的不足,為農戶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將農業生產用水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基礎較為扎實,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手段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也在不斷變化,隨之,其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相對來說比較落后,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由于當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都在關注旱災預防和防洪建設,盡管許多組織調整和優化傳統的管理模式,但由于資本的限制,以及技術、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制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沒有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發展現狀相結合起來并及時進行相應的改革,導致現在沒有統一的、科學合理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骨干青年越來越少。青年人選擇移居至城鎮,留下的許多高齡農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而這部分農戶在農業生產中主要依靠自身經驗,缺乏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認知,導致灌溉技術無法普及。不先進的農業灌溉方法會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進而制約我國農業向前發展。
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制以計劃經濟為基礎,帶有較強的時代性,如果管理體制不能緊跟時代腳步實現有效變革,將會失去市場主體。此外,一些管理部門缺乏自主經營能力和水平,在強化經濟效益的情況下,經常出現浪費水資源的現象。
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用水消耗量增加,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數量增加,但灌溉管理資金卻不斷減少。由于管理資金不足,不能及時維修和維護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進而降低了農田灌溉效率。此外,當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人員的工資無法得到保障時,也會降低其管理熱情,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在中國農村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現階段,傳統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農田水利灌溉要向現代農業化進一步發展,有關管理部門必須要詳細地分析各地農業和經濟發展的現狀,選取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對于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政策,例如河套灌區渠系龐大,對其實施現代罐區管理方式對于其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也是河套灌區高效用水的重要措施。由于河套灌區地下水工程老化失修,可能出現很多基礎設施和實際情況嚴重的不配套狀況,這對于建立和實施現代灌區管理制度帶來一定的困難。但隨著河套灌區的不斷更新改造,其相關的灌區管理應該逐步實現標準化和現代化管理[2]。
為了普及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相關部門應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宣傳活動,使廣大農民充分了解農田水利灌溉技術。一是通過廣播或專題宣講的形式,給農戶宣傳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戶節水的積極性。二是成立農民用水者協會,讓農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在實際管理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經驗。三是灌溉管理者根據灌溉地區特定的管理條件,設定合適的灌溉管理目標。一方面促進當地農田水利項目的穩步發展,另一方面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建立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時,要明確水利灌溉環境,水管部門要做好調查工作,明確農戶水利灌溉的各種需求,再建立科學完善的水利灌溉計劃,進而提升農戶的節水意識,讓農民在規范的農業灌溉制度下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地表水的河水灌溉技術針對農民經濟狀況制定,以渠灌的形式滿足農田灌溉,通過旱季放水、雨季儲水的形式為農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真正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為降低農民用水成本提供堅實保障,為促進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能夠滿足農田灌溉要求。
要發展現代農業和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就要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融資來確保一系列生產活動的有序開展。此外,要制定健全的資金管理計劃,合理分配資金,適當調整農田水利灌溉地區的水費標準,有效解決農田水利灌溉地區的資金不足難題。在使用資金時,必須加強對資金的管理,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農業耕作水資源短缺的局面[3]。
我國農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有效應用,因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證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和安全水平,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對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體系及管理模式進行調整,通過對農民自身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從而才能更好地發展我國農業經濟,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的效率,從而更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