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新峰
山東帝龍裝飾有限公司 山東淄博 255000
首先,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主要由車間生產預制而成,利用平面化施工方式、現代化計算機技術代替了現澆結構立體交叉作業,能夠制造出高精度的預制構件。其次,預制構件實現了防水與保溫結構的一體化制造,并且預制構件的澆筑、養護和儲存都在工廠進行,不易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可以在冬季施工。再次,裝配式建筑結構、構件預制完成后,會被送往施工現場進行機械化吊裝裝配,從施工工期角度進行分析,可以實行并行工程,并且無須進行傳統的操作面施工,減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難度。且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地縮短了工期。最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對放線、測量精度、預留孔位置要求較高,構件尺寸預制后不能改變,放線尺寸會對預制構件安裝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放線尺寸小的情況下導致預制構件無法安裝,防線尺寸大的情況下出現拼縫過大的問題[1]。并且,標高測量的準確性很高,在剪力墻標高控制出現問題時,疊合板無法平整安裝,并導致剪力墻、板間縫隙過大需要重新支模。另外,在預埋預留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過程中,需要確保預留孔位置和尺寸的準確性,否則需要重新開槽,為施工帶來更多難度。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借助大型的塔吊設備對預制構件進行吊裝。在進行吊裝的過程中,吊鉤與預留鋼筋之間是直連形式,但在實際工程施工中,由于預埋鋼筋長度不夠或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要求,則極易導致脫鉤現象的發生,危及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1]。另外,吊裝設備作為一大型機械設備,如果缺乏日常的維護與保養,就會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塔吊設備的操作人員如果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或出現操作失誤等,就容易導致吊裝安全事故的發生。
高空墜物是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種常見的安全隱患。建筑工程吊裝工作是在高空中進行的,其外墻部分是由預制構件拼接完成,而拼接過程的操作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進行高空作業完成,這無疑增加了高處臨邊墜落的風險。統計資料顯示,約有 30% 的施工存在高空臨邊墜落的隱患。物體墜落傷人是一種危險性較大的安全事故,比如,在吊裝預制構件的過程中,如果混凝土構件的強度不足,出現結構性破壞,則極易發生大體積混凝土從高空墜落的事故,危及現場施工人員生命安全,進而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與安全。
相關人員需要根據預制構件的種類合理選擇固定措施,針對超高、超寬、形狀特殊的大型預制構件運輸和存放制定相應的質量安全措施,運輸過程中需要合理設置柔性墊片,避免預制構件邊角位置、鏈索接觸位置出現混凝土損傷現象,還要利用塑料薄膜包裹墊塊,并針對薄弱的部位和門窗洞口,制定相應的變形開裂措施。
根據綜合分析裝配式建筑特點可知,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施工存在緊密聯系。設計方案的可執行性直接決定了施工作業的運轉情況,同時,對施工高效性、安全性與精確性的要求,也意味著對設計文件廣度與深度的要求。將安全風險管控理論融合到裝配式建筑設計中,以便設計人員與項目管理人員預先考量設計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與可執行性。由此,形成以問題為出發點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裝配式建筑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防控水平[2]。再者,由于裝配式建筑建設流程與工業制造的產品生產流程存在極高的相似度,且安全人機工程學理論在工業制造中的應用日趨成熟化,可以從安全人機工程學理論角度出發,逐步完善裝配式建筑建設流程。在裝配式建筑中,預制構件的可生產性和裝配性是兩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本文以預制構件生產和裝配設計為例,綜合考量技術操作與機械設備的關系、技術操作與工作環境的關系、機械設備與工作環境的關系,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相互影響。人是“物”的研究者,也是“物”的使用者,綜合分析人與物的關系,以及人與物的共處環境至關重要。
(1)人員安全培訓。施工人員專業素養是確保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人員需要掌握裝配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技能,引入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專業安全培訓機構,定期開展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理論與實操培訓。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派優秀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去日本等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成熟的國家學習,總結經驗,揚長避短,為我所用。(2)對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進行動態安全管理[3]。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包含大量的起重吊裝作業,需要使用許多大型的機械設備,因此,施工單位應針對這些大型機械設備布設相應的操作與運行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大型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此外,應定期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檢修與維護,同時,記錄檢修維護數據。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作為一種新興的建筑技術,具有節能、環保、低碳的優點,代表著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其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城市現代化建設可以充分發揮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優勢,在施工前,嚴格編制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安全可行的新技術,對涉及構件的吊裝、運輸等工作嚴格按照工序標準進行,安全管理部門應劃分細致明確的崗位職責,確保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