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
濟南齊魯建設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2
伴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出行意識的提高,以步行和自行車為出行方式的慢行系統已經漸漸變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要構成部分。交通規劃作業中,通常只結合汽車通行的便捷性進行考慮,卻忽視了慢行交通系統的科學規劃,導致交通行駛空間不足,衍生出一系列問題。為此需要深入分析慢行交通系統,總結其中的現存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現階段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化建設不斷完善,而城市化的建設也需要全面進行。城市化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是規模化、信息化以及規?;煌ǖ囊巹澮残枰欢ǖ暮侠硇?。不過,在城市交通規劃中,由于將機動車行駛當作道路規劃的標準和參考,從而忽視了慢行交通的建設,使原有屬于自行車、人們步行的車道被城市汽車侵占,導致出現道路擁堵現象,給人們出行安全和車輛的出行帶來不利。該狀況對城市的健康發展以及合理規劃造成不良影響。
衡量一個城市交通道路規劃的標準就是人們的安全出行和交通秩序。在城市的交通建設中既要考慮機動車的正常行駛也要充分考慮慢行交通的規劃,使城市交通的建設具有合理性,充滿人性化。此外,如今網絡技術發達,人們通過各種社交軟件會看到大量的交通事故的報道,普遍都是由于城市非機動車道規劃不合理,被機動車非法占用導致,人們的出行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不僅對經濟造成損失,還將破壞一個幸福的家庭。類似情況經常發生,引起了公眾和社會的重視。因此,需要對城市的慢行交通規劃重視起來,只有道路合理規劃了,人們的出行安全和城市發展才有所保障。
部分城市人口數量較多,汽車使用率高,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生活節奏較快使人們的幸福指數以及健康指數減少。大部分人時間觀念強,普遍使用汽車出行,導致交通擁堵,汽車排放出大量的尾氣,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此情況,相關地方政府提倡轉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將思想、行為以及生活都得以放松,讓城市得到綠色、健康、環保以及低碳發展。由此可見,城市規劃慢行交通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安全做出保證,還有利于人們提升幸福指數,促進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城市中機動車數量的持續增加,導致城市中隨處可見停車難和城市擁堵等問題。機動車駕駛經常會違規占據慢行車道,威脅到慢行交通的人員安全。慢行交通系統中,機動車輛的進出會占據大部分非機動車道,而這一問題會影響大部分非機動車輛的正常通行,只能在原地等待,從而產生交通堵塞。如果騎乘者行駛速度過快,便會出現因為剎車不及時而導致的碰撞交通事故[1]。
現階段,我國城市慢行交通規劃與快速交通相比仍處于劣勢地位,在日常交通出行中,時常有人車混行的狀況發生,選擇慢行交通出行的人們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極大威脅。同時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穩定性和隨機性。受氣候、季節的影響,如若雨雪天氣選擇慢行交通的出行方式,視線和判斷力都會受到影響,容易造成交通違章,還可能引發交通堵塞或事故。同時自行車、電瓶車等非機動車輛隨意停放的現象在我國也十分普遍,基數較大不利于管理,為慢行交通的規劃和建設都帶來了阻力。
交叉口相關道路標志十分復雜,導致行人容易產生錯覺,通過標志線來取代過街安全島,增加了過街行人的不安感,同時也嚴重威脅到行人的出行安全。相關調查中還進一步發現,大部分道路對過街信號時間進行設計時,通常都沒有結合行人清空時間進行考慮,導致出現行人被動闖紅燈問題,此外,道路中央沒有設置二次過街島,無法保護行人的人身安全。
針對實行交通慢行的規劃,首先,需要加強城市的日常交通秩序,減少交通擁堵現象,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保障人們出行安全和車輛順利行駛。其次,針對機動車的行駛和人們的出行安全制定相關規定,對行人和機動車賦予一定的權力并進行相對限制,并合理規劃慢行交通且融入到相關城市的建設中,促進城市交通的健康發展。最后,對于相關交通管理部門人員進行慢行交通知識的學習和培訓,針對慢行交通進行規范化管理,提高慢行交通的工具的使用量,合理控制機動車的出行率,促進慢行交通在城市建設中的發展。
為了對停車空間進行充分利用,優化創新停車方式,應該在非機動車道以及機動車道內部形成內嵌形式的停車位,這也是一種較為新穎的創新方式,是獨特的嘗試。內嵌式車位最開始誕生于我國北京石景山附近,并獲得了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可以在交通流較為疏散的區域設置內嵌式停車位,從而有效解決機動車輛的停車難題,同時還可以結合停車位實現機非分離。充分利用停車空間,為此需要將停車位優化方法推廣到更多的地區當中。增加設置違法抓拍裝置,加大對違法停放、占用非機動車道、混亂行駛等問題的懲罰力度。
縱觀我國現有的道路布局,無論是國道或普通道路,均以快速車道為主,慢行車道的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規建過程中,應注重一體化設計,提升慢行車道的占比。在短途出行時,人們更多地會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出行,規劃出足夠的空間不僅可以確保出行通暢,還可以提升服務水平,為人們的出行創造更多幸福感。在交通一體化設計過程中,也應注意換乘模式的建設,人們在步行或自行車騎行后可以選擇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來達到換乘目的,共享單車站與公交站、地鐵站的構建也應具有協調性[2]。
綜上所述,慢行交通系統在城市交通道路中占據重要地位,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短距離出行。因此,這需要相關部門針對自身現狀,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合理地制定交通對策,對快行交通和慢行交通進行合理劃分,大量規劃建設慢行交通區域,對城市內部交通設立明顯的指示牌,注重交通安全的教育,促進城市交通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