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中鐵十九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工程測量是建筑施工中的關鍵環節,是建筑質量的重要保障。工程測量不僅需要專業的儀器設備,精準的數據收集,還需要對數據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以保障后續工程的順利進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得到優化的設備使得測量結果精確度得到提高。與此同時,雖然新技術大幅度提升了工程測量的實際效率,工程測量也面臨著不少亟需解決的問題[1]。
一般地講,高層建筑的測設精度應高于低層建筑;工業建筑的測設精度應高于民用建筑;鋼結構工業廠房的測設精度應高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廠房;裝配式建筑物的測設精度應高于非裝配式建筑物。
工程測量人員必須了解施工全過程,了解施工進度與施工現場的變化,若不能及時配合施工,將會直接影響施工進度。
測量成果的精度必須符合設計和工程質量要求。測量工作中有錯誤會釀成事故,危害巨大,因此,必須嚴格遵守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采用多種方法加強內業外業的檢查校核。
測量標志容易被破壞或移位,因此,設置點位時要熟悉總平面圖和施工平面布置圖,把點位設置在開挖范圍和堆場之外。還要注意保護電位,經常查點位和宣傳保護測量標志。點位如有損毀位移要及時恢復。由于施測環境復雜,工作時要特別注意人身與儀器的安全。
過去的工程測量技術,雖然結合了多種數字化測量技術,但是也難以保證工程測量結果的準確無誤。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工程測量技術通過對工程測量初期技術要點的把握,能夠基本消除測量結果的誤差,避免傳統測量方式的弊端。工程測量初期,通過技術結合的手段,整體把握工程測量的整體環境,并繪出基本三維立體模型圖。將工程的各類信息,例如高度等與工程測量環境進行結合。工程測量初期的技術要點是整體工程測量技術的基礎,測量初期得出的科學數據也是后期工程技術測量的前提性條件[2]。
基礎施工對后續施工存在著直接影響,因此,基礎放線必須要精準,同時還需要進行復測,避免出現樁基定位錯誤等問題。首先,工程測量需要對樁基進行定位,然后再根據設定的具體內容進行放線與復測,將軸線的所有定位樁測設出來,由監理人員對基礎放線進行復測,避免樁基定位出現問題。
在整個工程測量中,曲線測量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必要任務,在整個工程測量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工程曲線測量方面,可運用的相關方法比較多,其中較簡單的一種就是偏角后退法,這種方法不同于前進偏角法,兩者之間在方向上完全相反,若實際測量中的曲線比較緩和,且比較完整,則需要有交點沿不同切線實行工程測量,從而使曲線測量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其準確性得到有效保障。
工程測量技術人員是工程測量的核心人物,工程測量技術人員必須要具有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測量技術人員的選擇,要重視測量技術人員的自身素質。測量技術人員不僅僅要保證自身的專業性,還要保證可以在工程測量過程中的靈活變通與不斷學習。對于工程測量技術人員應該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其掌握相關計算機知識,并且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由于工程測量難度更高,所以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很高[3]。
在承臺、地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將地軸線引測至承臺混凝土表面,按施工圖放出有關截面的尺寸線。基礎柱混凝土澆搗完成拆模后,根據已有的控制點線,把軸線精確引測到柱的側面上,待±0.00層墊層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墊層面上彈出各軸線的位置,然后把軸線向內移(一般內移為一整數)。基坑開挖后,當基坑快要挖到設計標高時,應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邊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樁,在木樁上引測同一高程的標高,以便根據標點拉線修整坑底和澆搗墊層混凝土。在基礎柱、墻鋼筋安裝完畢后,將水準點結合每棟建筑物基礎的標高引測到豎向鋼筋上,用紅油漆標示,再根據施工圖在墻、柱筋相應位置上標出承臺面、地梁面等各施工面標高。
在工程測量中,測量方案的質量及水平對于測量結果準確性及可靠性會產生直接影響,因而需要對測量方案加強控制,從而有效避免在實際測量中出現資源浪費情況,使工程施工進度及質量能夠得到更理想的保障。在實際測量工作的開展中,特別是對于規模比較大的一些工程,對于高程及平面控制網需要加強合理設置,從而使工程測量工作的開展具有更好的基礎與保障。在測量環境方面,由于當前所應用的測量儀器以光電測量儀器為主,而對其精準度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電磁波輻射、施工震動及氣候條件等相關方面,因而在實際的定位放線中,應當將測量儀器在基準點距離比較近的較開闊區域進行架設,以使得測量靜準確實現有效提升,使工程測量取得更滿意的效果。
工程測量在工程建設中是復雜性較強的工作,工作量比較大,也是非常嚴謹和專業的工作,在工程測量的實際開展中,各方面都要嚴格依據技術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