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錦州市太和區社會事業服務中心 遼寧錦州 121000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模式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青睞。如今,“互聯網+”與計算機科學技術不斷地進行融合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使得人們的生活日益發生變化。
在現階段,科學技術呈現出噴發式發展,幾乎是每年一個小的突破,五年一個大的進展,這也使得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硬件水平必須不斷提高,從而確保計算機能夠實現流暢、快速運行,同時其也成了計算機技術在未來發展的一個小方向。各國政府以及組織都在加大對于計算機技術研發的投入,這使得計算機更新速度進一步的加快,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完成了幾個超算中心的建造工作并逐漸開始投入使用[1]。
現階段的計算機已經拋棄了大型處理器,采用更加美觀的微型處理器,盡管處理器體積有所減小,然而其運算能力卻愈發的加強,由于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我國芯片產業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人們開始研發更加精密的納米級處理器,在體積不斷縮小的同時,強化數據處理能力,從而使其有一個極強的工作性能。
2.1.1 計算機技術將與網絡技術深度融合。毫無疑問,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學習新知識、瀏覽新聞、休閑娛樂、社會交往、商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存在當時,也促進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將計算機等同于互聯網,這些充分說明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融合程度。隨著網絡化的深入發展,計算機技術將會與網上購物、網上學習、網上辦公、電子商務等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2.1.2 計算機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計算機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將成為必然趨勢,如今智能家居、無人駕駛、無人超市、工業機器人等在社會生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比如小米、華為、海爾等科技企業都在大力推動智能家居的發展,這些必然對計算機的計算速度、運行方式等提出更多要求,推動計算機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的融合發展[2]。
2.2.1 光計算機。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的運行速度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傳統計算機無法滿足人們的運算需要,于是各種嶄新的計算技術不斷涌現,比如當前科學家就在考慮以光子代替電子和電流為載體,以納米電漿子原件作為計算機的核心原件,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處理。與傳統計算機相比,光計算機以光內連技術、空間光調制器等為基礎,具有運算速度極快、耗電量非常低、存取信息方便等特征,在天氣預報、水文變化、資本市場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2.2.2 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業有計算速度快的特點,并且在理論上已經成熟,在實踐上也處于實驗室階段。英特爾、IBM、華為等企業不僅在研發大規模集成電路,還在研發量子計算機,谷歌、微軟就相繼宣布研發了200秒內可以完成普通計算機1萬年完成的計算任務的量子計算機。中國專家潘建偉、陸朝陽、汪喜林等也通過調控6給光子的偏振、路徑等,實現了18個光量子比特糾纏;中科院、浙大、背景計算科研中心等共同開發了量子芯片,在國際量子計算機研究中處于領先地位。
2.2.3 納米技術。納米技術在計算機領域仍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成為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新趨勢。與傳統電子元器件相比,納米技術原件的體積遠遠小于普通電子原件,而且擁有導電性能超強、質地優良等特征,所以說納米芯片成了當前硅基芯片的良好替代產品。當前納米技術已從微電子方向向傳感器方向發展,未來將成為傳統計算機的重要替代方式之一。
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地提高,但是環境質量卻下降。為提高環保水平,創設良好僧后環境,我國采取了一系類措施,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現今,綠色已經被納入五大發展理念之中。當前,無論何種產業都要實現綠色發展。由于計算機的發展帶來了能耗問題,相關人員有必要降低計算機能耗,以此提高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PC通用設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計算機能耗問題。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研究出了以“量子”和“光子”為基礎的計算機構架,進而節約了社會能源。環保化是社會發展大趨勢。因此,我國需要積極地培養研發人才,提高計算機領域環保發展水平。未來,我國也可以從應用環保材料出發,發展計算機[3]。
在互聯網環境之下,人們之間的交流次數增多。當前,人們置身于互聯網之中。“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他們對計算機科學技術存在多種需求。比如,工作、學習、生活等。基于此,研究人員需要研發出滿足社會大眾需求與要求的技術,不斷地增加技術的普適性[4]。
從總體上看“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必將會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樣也將會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等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應當從“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出發考察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前景,推動計算機技術沿著實用性、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