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寅初
河南雙匯投資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漯河 462000
長期以來,平面設計的載體便是二維空間,無論包裝、書籍、標志或招貼,大多以靜態(tài)的圖片配以文字方式展現,這樣的表現形式雖然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介紹和宣傳的作用,但是卻難免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伴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利用二維空間的表現的視覺設計作品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依靠有限的平面視覺符號所導致的平庸化、程式化、單一化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生存方式與生活理念,更難以契合人們對美的更高層次的追求。在這一現實下,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了設計理念和思維的創(chuàng)新,希望賦予作品更加鮮明的特點和更加長久的生命力。其中,“立體化”這一表現形式的優(yōu)勢引起了設計師的注意,其鮮明的特征使得平面設計作品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個性更加突出,既體現出了獨特的設計風格,又兼顧了大眾的審美情趣,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所謂“立體化”就是跳出平面二維的框架,大膽利用人們兩眼視覺的差別和光學折射原理,將事物放在畫面之外或深藏其中,使人們直接看到立體三維的效果。縱觀平面設計實際,“立體化”視覺語言已然成為一種新的設計趨勢,其立體化的表現形式超越了人們的想象,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感受,也逐漸延伸到了更多的設計領域。綜合來看,“立體化”平面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第一,利用空間環(huán)境。在以往的平面設計中,大多依賴二維空間,但想要將新技術、新媒介引入設計作品中,必須依賴多維空間,如物理空間、心理空間等。設計師將這種多維化的空間環(huán)境與其傳播的信息相結合,更加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了設計作品的含義,給人們帶來新的視覺體驗,更能滿足現代人的生活品位和高層次的審美需求。第二,利用視錯覺。在“立體化”的平面設計中,視錯覺的合理應用能夠使平面中的立體元素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促使人們在視覺上產生興奮感,從而提高作品的視覺吸引力和觀賞效果。第三,利用交互體驗。交互即“互動”。在平面設計中,具有互動性的作品可以讓觀看作品的受眾主動參與進來,人們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者的身份,而是與作品聯系在一起的主動參與者。這一特點給“立體化”平面設計帶來了更寬闊的設計思路,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和認知的環(huán)境。第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的二維手法,極大地豐富了平面設計的領域和內涵,給平面設計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空間。將多媒體技術與平面設計完美融合,可以實現視覺平面設計多樣化和語言表達方式的多維化,從而增強設計作品的視覺沖擊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影響,產生觀看興趣[1]。
首先,形態(tài)仿生設計主要包括動態(tài)仿生和靜態(tài)仿生兩種形式。以干果類食品包裝為例,該類包裝設計基于仿生學原理,半橢圓曲線形態(tài),配合生動化的圖案,柔和的淺褐色,使整體包裝較為完整化。其次,容器仿生設計,通過分析結構、提煉元素與抽象表達等方式,將物體形態(tài)美感體現的淋漓盡致,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以某內衣清洗劑的包裝設計為例,其采用海獅頂皮球的立體造型呈現出容器的外觀形態(tài),一方面放大人們的記憶點,另一方面增強整體包裝的趣味性[2]。
在海報設計中,視覺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宣傳工具。將構圖、形式與色彩相融合,能夠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感官體驗。為增強海報設計的視覺體驗效果,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逐步轉向動態(tài)性、交互性與趣味性的設計方向。其中,錯位表達法的應用效果極為突出。我們都知道,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人們的視覺習慣往往是初步掌握事物的模糊形象,之后尋找感興趣的點。為此,海報設計師要打破常規(guī),采用方向、倒置和錯位等方法,吸引人們的視線,引導手中的思維。以2008埃德蒙頓方程式賽車海報設計為例。設計師利用反位、剪切和錯位等圖形表現手法,如下圖所示,讓賽車手的面部表情夸張化,既迎合了“高速賽車”的主題,同時也增強了整體設計的趣味性,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標志具有識別性、功能性和藝術性等多元化特征,同時,標志也代表著企業(yè)的公眾形象。在標志設計中,視覺化與信息化日益凸顯,追求立體效果也成為當代設計師的核心目標。為進一步凸顯標志的立體空間形態(tài),部分設計師往往更傾向于拓展標志的含義,增強標志的藝術魅力。首先,透視效果。采用具有透視效果的標志,能夠形成飽滿渾厚的視覺體驗。這里以長城汽車標志為例,設計師將烽火臺作為主體設計元素,一方面凸顯民族文化底蘊,增強標志的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體現長城汽車企業(yè)追求卓越品質的經營理念。其次,共用面。共用面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特征。以伊利乳業(yè)集團標志為例,藍天白云、綠草如茵體現出企業(yè)原料的純凈性和生產環(huán)境的自然性。其中藍色、白色和綠色在同一平面中,使人不由自由的聯想到一望無際的原野,清新純凈的空氣,無拘無束的自由遐想。最后,除上述兩種立體化表達形式以外,標志設計還可以利用材質的差異、光澤的變化以及浮雕工藝,呈現獨具特色的立體式設計。材質和光澤的多樣化,增強了標志的立體化體驗效果,對于打造企業(yè)外部形象,凸顯企業(yè)經營理念具有積極意義[3]。
新媒體時代,對于平面媒體雜志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盡管如此,各種先進的技術與傳播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平面設計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自由的想象空間。將平面設計“立體化”便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方向,其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大膽摒棄原本固化的思維,將更加多元化的設計形式、創(chuàng)意方法、表現手段融入其中,以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和使用體驗,給受眾帶來更加立體、真實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