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蘭
山東省梁山縣拳鋪鎮人民政府 山東濟寧 272613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事業單位也迅猛發展起來,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過這同時也給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因此需要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解決。財政稅收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是核心內容,其直接關乎到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情況,因此,不斷加強和完善財政稅收工作意義重大。
責任界定不明確,缺乏有效的考核為支撐是當前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又一問題。現階段,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將納稅服務應用軟件及系統硬件配置作為了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而對于財務稅收工作過程中的責任界定和考核等工作卻重視力度不足。稅務部門只會在年末這一時期內實施關于納稅服務滿意度方面的調查,針對納稅服務需求和信息情況卻沒有進行應有的了解,致使在此方面掌握不清晰、片面。在這種背景下,事業單位財政稅收信息公布滯后性特點也尤為突出,不能保證納稅人對納稅信息的及時獲得[1]。
就事業單位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來說,預算編制是工作開展的第一步,需要多個部門相互協調配合。不過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我國預算編制很多都是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最終的結果不是很準確,難以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預算編制方法存在很大的滯后性,沒能充分考慮單位具體情況,而且執行力度也嚴重不足。此外,我國很多事業單位對于票據管理不是很重視,事業單位的票據其主要來自于稅務、財務部門和上級單位等,而部分事業單位時常將這三方面搞混淆,又或者是為了逃避稅收,從而應用一些不合法的原始憑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規范性。
一些事業單位的人員沒有將事業性收入與經營性收入的概念弄明白,也就造成了其在稅務管理方面出現各種問題。再加上在事業單位繳納稅款上也沒有明確的制度款項,就使得部分事業單位對于稅務管理的忽視,還有一部分事業單位管理層認為只要做好稅務規劃就一定可以進行良好的稅務管理,但其實,這樣的思維是錯誤的,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環境多變,計劃趕不上變化,不管前期進行了多周密的規劃,也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緊急情況。因此,就需要提升事業單位稅收管理的意識,要讓事業單位管理層正確認識稅務管理[2]。
進一步完善財政稅收相關監管體系是確保有序推進稅收管理工作的關鍵基礎。事業單位雖然目前公開部分稅收信息,可是和理想的透明度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之所以存在財政稅收信息不透明問題,其主要因為更新信息速度相對緩慢、不能全面更新內容等。因此,事業單位需對監管體系加以完善,對監控手段加以更新,通過短信公布、網站公布、發行報刊等手段將稅收信息如實公布,此外還應設立監管部門監督稅收工作,進一步提升稅收工作透明化與規范化程度,從而獲得納稅人的足夠信任。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需對監督考評機制不斷完善,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參與到監管工作中,有效監督事業單位稅收工作,例如通過網上論壇、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時收集群眾提出的建設性意見,進而讓業務更加規范與科學。
據實際情況,按主管部門模式了解轄區內事業單位辦理稅務登情況,有效堵塞征管漏洞。加強對執法部門的納稅檢查,檢查工會、勞資等部門發放的補貼,對檢查出應扣未扣的問題,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處罰,對態度惡劣的單位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發票管理,根據財政部關于調整事業單位收費營業稅政策通知規定,事業單位涉及征稅收費項目納入稅務管理,使用稅務發票,稅務部門應予財政部協商,將事業單位應納稅務管理項目抄告統計財政部,使財政部發放收費票據按規定把關審核,對使用事業性票據收取應稅項目收費按規定處罰[3]。
在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預算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工作。為更好地推動財政稅收工作的開展,必須編制科學的預算方案,全方位提升預算管理的整體成效。特別是在事業單位項目開展過程中,更要把握項目運營的特點以及實際周期等,制定科學明確的預算方案,以此來精準指導項目開展,以此來更好地優化財政稅收工作的整體成效。在實踐過程中,財政部門的實際撥款以及會計確認之間尚且存在這較大的問題和差異,這很難提升財稅工作的開展,為此,在實踐過程中,必須全面優化預算編制的整體質量。同時,在事業單位的運行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切實提升預算執行成效。
就事業單位財政稅務工作而言,相關部分必須得明確自身職責,并且制定完善合理的工作程序,所有工作的開展都應該按照制度與規則來開展,確保工作能夠有序進行,促使工作效率更進一步。在具體開展中,可以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薪資與責任相掛鉤,對于工作任務完成好的人員進行獎勵,對于責任心不足、績效較差的工作人員,應該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以此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實施稅收管理有著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留意國家政策的動態,掌握各方面的實時消息,就能有效減少因政策變化而帶來的風險。財務人員應該主動學習了解新形勢下的稅務管理知識,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合理的避稅,這樣便可以有效減少事業單位稅收成本的支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經營性收益,促進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有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