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勇
山東省嘉祥縣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寧 272400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建筑電氣及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是目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大熱方向,且其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使用。在建筑事業中,建筑電氣和智能化技術為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要積極解決建筑電氣和智能化技術存在的問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進一步發展。
運用BIM技術的建筑結構設計,打破了傳統的建筑結構設計的二維圖紙形式,將所有的結構信息通過計算機匯總以三維立體的形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通過3D的形式將建筑結構設計方案體現在設計者的眼前,極大地提高了建筑結構的設計質量,同時也完整清晰地模擬了工程建筑的全過程,有利于工程設計人員對相關設計方案進行針對性的修改,保障了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1]。
BIM技術貫穿于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它綜合了建筑工程項目每個專業設計信息,基于BIM技術的協同設計中會將所有專業信息匯總在一個建筑模型中,不論哪個專業發生改變,其他專業以及最終的建筑設計視圖都會發生相應改變,設計師只需在現有的建筑模型基礎上進行修改即可。BIM技術強大的關聯修改功能,使得建筑設計的修改量大大降低,大幅的提升工作效率。
項目工程預算編制首先要做好項目工程量的計算,除了傳統手工計算外,還要融入智能算法和科技計算方式。BIM技術通過自動計算功能,有效確保數據的客觀性,結合實體建筑工程量建立三維模型,對一些不規則和規則組建進行精確核算。BIM技術的應用可幫助工程設計師在價值評估方面節省更多時間和精力,有效做好項目工程編制工作,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建筑行業施工的前后過程都非常復雜,而且投入的建設時間較長,施工的范圍相對十分廣泛,使得人們在對建筑物展開建設施工環節,也必將面臨更多難以預測的問題。合理地安排和規劃建筑工程施工,減少施工環節的各種問題,便可以應用BIM技術中的協調性這一特征。在有關BIM專業技術人員的提供下,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關注和安排施工進度,對施工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全面認識,從而科學地調整施工環節,使得設計方案得以發揮自身的高效應用價值,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建筑行業[2]。
智能化工程現場施工綜合管理,將BIM模型輸入,建立模型與時間之間的聯系,可以直接觀察施工過程。與此同時,采集施工現場每日工程量、施工進度、資金成本等信息,將其整合之后準確核算資金成本,了解施工進度情況。期間也可以展開沖突分析,調整各個環節的銜接情況。立足于智能化工程建設,采用BIM技術可以總結以下幾點建議。第一,BIM技術與智能機電裝備管理程序結合,作為智能化工程整合治理的有效手段,搭建機電設備4D模型,為機電裝備建設與運行賦予直觀化的特點,從而展開實時治理。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激光掃描技術、GPS技術等,實施現場所有機電設備的實時監控,使監測施工更為便捷;第二,創建BIM模型,將模型導入到智能化工程的監控流程當中,采集每日施工現場圖片作為點云模型的創建依據。采用機械學習的方法,將點云模型與BIM模型對比,通過自主辨別了解施工進度。
任何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得以為后期出現的各種問題提供保證,避免更多施工偏差的存在。具體展開施工之前,有關人員會實地考察,根據自身的專業技能繪制出更專業和可行性較高的施工圖紙,該圖紙的設計要考慮全面,才能提高建筑物的建造質量,減少施工環節的問題。將BIM技術應用在施工圖紙的設計方面,可以有效地改善圖紙設計的不足之處,使得施工圖紙更能符合建設需求,不斷地實現對建筑物建造的改進。具體應用時,需要專業人員借用BIM技術,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來構建虛擬化的可視化模型,以此來彌補傳統建筑模型設計的不足之處。BIM技術較強的專業性,能嚴格按照數據信息的要求標準,進行碰撞檢測,以此來查找出施工圖紙設計中很難考慮到的盲點,實現對建筑物內部一些管道、線路設計的優化,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施工圖紙的可行性,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了保障[3]。
BIM系統中的時鐘管理功能可以給建筑三維模型加載時間要素,可以對建筑建設的施工進行模擬演練,根據演練結果進而形成施工進度計劃,我們將其稱之為4D施工技術。基于BIM技術的施工進度管理,可以在微觀上節點所對應的施工工藝,從宏觀上可以模擬施工流程,能夠對關鍵施工工序進行科學的安排,從而幫助項目經理準確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科學合理的施工進度,結合現場的機械設備、材料等做好場地的動態安排,避免了不同專業出現交叉施工的情況。保證施工進度的同時,確保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在智能化工程建設中,運用BIM技術,也可以采集到更加完整的數據信息,為制定施工、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在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等工作中,BIM技術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加強計算結果準確性,規避成本核算因素對智能化建筑的影響,由此可知,今后智能化建筑工程中BIM技術是非常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