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雄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136
灌漿法技術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對這種開裂現象采取的一種彌補措施。其實行的主要過程就是先采用電化學原理或者是液壓和氣壓的方式來將能固化的漿液倒入由于人為因素或者外界因素造成的裂縫之中,使介質的各種物理形式得到有效的改善。灌漿法就是通過壓力作用將固結的液體灌入裂縫之中,并用自身的壓力來對裂縫進行加固,灌漿法也可以稱之為壓力灌漿。灌漿法被用于公路橋梁隧道的施工之中是因為其特點能夠有效的改善公路橋梁隧道施工中的問題,主要是具有良好的防滲漏和堵漏以及加固和防止出現歪斜等。因為灌漿法可以使施工中沉降不均勻的建筑物進行恢復,所以具有防止歪斜的特點;灌漿法可以將流水的裂縫或者是空洞進行有效的封鎖,所以具有能堵漏的特點;灌漿法可以有效的對材料的性質進行提升并且還能有效的恢復混凝土受損處的結構,所以具有加固的作用。而其防止滲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能夠有效的對建筑物的滲水情況進行改善[1]。
公路橋梁隧道的實際施工中,將灌漿法加以科學化運用,這就需要將施工的各環節進行明確,從整體上提升公路橋梁隧道施工的質量水平,保障灌漿法應用的質量。如①壓力設計是比較重要的內容,為保障灌漿法施工應用的質量,這就需要做好壓力設計的工作,灌漿的壓力標準參數和現場試驗相結合,確定好壓力才能進行后續的時候,取值范圍通常保持在0.3-0.5MPa。②灌漿量科學設計,該施工環節主要是對灌漿的量進行設計,和灌漿目標總體土量1/5結合計算,保障灌漿量充足,然后進行控制灌漿的施工操作,結合工程的裂縫問題以及沉降嚴重度來進行選擇相適應施工段。③灌漿施工操作質量控制,具體灌漿施工操作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要充分注重和公路橋梁隧道工程的施工資料進行緊密結合起來,明確灌漿的孔深度,以及灌漿的壓力,施工中受到其它因素影響要將壓力進行合理化調整,從而提升灌漿的飽滿度。孔短吸漿量控制在0.6L/min,保障灌漿的壓力標準和規定參數,對孔段位置吸漿量標準加強重視,采納數控制在0.6L/min保持三十分鐘。灌漿施工操作當中只有將灌漿法的應用環節加以明確,才能真正有助于將各項施工操作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有效落實[2]。
公路隧道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在灌漿操作方面加強重視,將施工的工序要能夠得以明確化,各個要點的控制比較關鍵,如施工操作當中的布孔是比較重要的施工內容,為保障布孔的操作質量,要結合鉆孔的狀況明確放線位置,保障鉆孔位置準確,具體施工當中設置相應鋼筋,相關施工人員要注重在鋼筋位置的標記方面加強控制,做好誤差的控制工作,保障誤差在2cm內,最大程度減少誤差。再者,灌漿施工操作中對于地質鉆機的布置也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具體操作施工中相關工作人員自身要嚴格的依照著圖紙進行操作,結合實際施工要求,把鉆機放在鉆孔位置,對鉆機轉桿確定,保障和鉆孔的孔心保持一條直線,實際鉆孔的時候通過地質鉆機操作完成作業,將鉆孔的誤差能夠控制在可控范圍中,保障鉆孔位置的準確。灌漿過程中要注重對管路做好檢查,保障樁底的高度,將灌漿的操作得以完善落實。灌漿操作當中要注重做好水壓和氣壓的控制,保障噴射方向準確。
通過對二次襯砌拱頂空洞質量病害原因進行分析,一些現場技術管理人員對隧道襯砌實際需要的混凝土數量不清,造成混凝土供應量不夠、實際襯砌在未澆筑滿的情況下停止、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水灰比偏大、混合料坍落度大、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混凝土自重下沉、混凝土收縮徐變等情況,均可能產生空隙,形成空洞。根據隧道拱頂空洞形成原因,首先要提高隧道襯砌封拱頂工藝水平,確保滿足襯砌混凝土設計厚度;并采取帶模注漿技術,按照要求提前做好注漿準備工作,嚴格控制好注漿壓力、注漿流量,滿足注漿結束標準及結束注漿要求。注意隧道施工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保證生產質量達標,從施工工序及工藝源頭上預防隧道拱部襯砌厚度不夠、拱頂出現空洞等質量問題。具體灌漿工藝要求,選擇好灌漿設備并保證水泥漿中材料的配合比符合標準。漿體需符合連續灌漿要求。準備工作結束后,對所有施工設備線路進行檢查。嚴格控制灌漿壓力,壓力不夠需補壓,補壓操作以出漿口為重點,在補壓環節就鋼絞線空隙間排出一定空氣。操作完成后關閉球閥,全面清洗。在公路橋梁建設實踐中,需嚴格控制漿體質量,根據周圍環境溫度、水質等情況,對漿體稠度、泌水率等流動性指標進行探測,最大化保障灌漿的連續性。為避免出現氣泡現象,在更換管道的過程中,要保證灌漿機和真空泵的不斷電工作。嚴格控制現場施工材料手續是否齊全。根據施工環境及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施工工藝[3]。
綜上而言,灌漿法在公路橋梁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加以科學化運用下,這對提升施工的整體質量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將各施工環節按照灌漿法的施工工序穩定推進,從而保障公路橋梁隧道施工的順利進行,提高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水平。上文中對灌漿法的應用后,在實踐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