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楠楠
新泰市東周水庫管理中心 山東泰安 271200
水生態系統是整個生態系統環境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水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系統。從水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講,它自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也涉及到大自然和人工因素在其中的影響,進而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從人類的發展史中觀察,只有在水生態系統確保正常狀態下,并且水生態環境處在穩定和諧的狀態下,人類社會才能在發展中獲得最基礎的保障。伴隨著水利工程的日益發展,部分傳統生態平衡遭受到了嚴重破壞,繼而展現出了新的生態關系。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在面對各方利益誘惑的時候,很容易會忽略工程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所以,相關企業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一定要將生態問題考慮進去,對其進行深度的科學解析,進而制定出科學化的策略,做好準備工作后再進行施工建設,才可能改善給水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的影響[1]。
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影響最為明顯的要素便是水環境。水利水電工程蓄水后影響河段流速會產生變化,庫區流速減緩,流速變化對河流的自凈能力會產生影響,部分指標濃度值會升高。庫區蓄水完成后內部水體的置換速度會降低,透明度增加,為庫區藻類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利條件,浮游植物在庫區大量生長易造成氮磷等營養元素堆積。同時,在引水斷面以下河段河道流量減少,尤其是在引水式或混合式開發的電站下游河道減水甚至發生斷流,受工程調度影響,工程下游河段天然徑流過程發生變化,在洪水資源化的同時,也使得下游河段徑流過程出現坦化。此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長、施工人數較多,各類污、廢水如不做好收集處理隨意排放還會對周邊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對陸生生態直接的影響表現在因淹沒和永久建筑物占壓對占地區土壤的占壓和植被的一次性生物量損失,占地區內還可能分布有珍稀保護植物。水利水電工程中長距離的輸水渠道、施工道路等還會對區域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等產生阻隔影響,影響其遷移范圍。在西北干旱區,工程下游河段流量的減少還會對兩岸河谷林草的生長以及繁育更新產生一定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大體量的人工建筑物還會對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施工期土石方的開挖以及細料棄渣的臨時堆存會新增水土流失問題,施工期的噪聲等會對工程區周邊的鳥類等形成驚擾[2]。
水利水電工程因水文情勢變化及阻隔,會對水生生物尤其是魚類的生長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庫區蓄水后流速減緩,喜靜水的魚類在庫區種群規模會增加,但喜流水的魚類則會向上游流水生境遷移,庫區內魚類的種類組成發生變化,減水河段則因水量減少,魚類的生境萎縮,魚類的資源量會下降。攔河建筑物的修建會使原本連通的河道新增阻隔,不利于上下游河段魚類種群間的交流,對洄游性魚類,還可能會阻斷其洄游通道,影響其繁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也逐漸變得繁雜、高效。所以工程建設要最大化的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使其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讓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走向信息化是管理建設中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才能確保信息化管理的交換、共享、傳輸正常運行。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基礎所包含的范圍較大,主要包括:硬盤存儲、網絡防火墻、服務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傳輸機、掃描器安管設備等,在所有基礎設施中,要建立起“一站式”辦公服務平臺,進而實現信息化高效辦公。
提高保護環境意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工程中的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教育工作,采用多元化的宣傳手段,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例如:采用張貼海報、發放傳單、制作宣傳網頁等方式以提高施工人員的水環境意識,對其在工程中的活動范圍進行限定,建立警示標語進行告知,同時告知施工人員絕不可以捕捉野生動物和破壞植被。建立懲罰措施來強制保護生態環境,并要求相關執法人員嚴格按照要求來執行相關標準和規定[3]。
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將生態平衡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還可以通過生態補償機制,使生態更加平衡,并且使經濟得到發展。而在實施生態補償機制時,則需要堅持誰破壞,誰來賠償的機制。對于生態補償的主體和范圍需要進一步明確,并且在對整個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資金進行分配的時候,需要保留部分資金用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補償,來保證生態的平衡。另外,采取生態補償機制還能夠減少水利工程對環境的破壞,使當地經濟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充分發揮出水利工程的效益。
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探尋出其中的內在關系并且對其影響展開解析,能夠對解決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的影響有所裨益。目前,中國水利生態環境系統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對社會、自然環境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必須掌握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以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性和水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