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鄭州 451460
近年來,隨著教育大眾化發展,職業院校作為大眾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得到越來越多關注,畢業生的就業渠道也被大大拓展。高職院校為學生作出就業指導工作,也應當更多地從學生未來就業實際需求出發,給予更為精準、實用的就業指導,使就業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其實效性,成為助推高職就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就業路線的提出,很多高校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參與到創業中,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自身價值。無論是在就業政策講解,還是在就業思維引導上,都逐漸偏向于創業的指導,甚至一些學校將“創業培訓”作為畢業前由教育部門組織的職業資格培訓作為學生必須參與的項目[1]。過猶不及,很多學生在學校這樣強勢指導下,出現了創業萌動,卻并沒有實際創業經驗、缺乏資金等的支持,甚至生出好高騖遠,既不能很好地參與到就業中,也很難參與到自主的創業中,對創業的關注走偏。
在我國當前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就業指導工作集中在宣傳落實國家相關就業政策和制度,組織實施國家相關就業項目,培養學生職場自我規劃意識,指導和幫扶學生科學求職就業,開拓市場,推薦就業信息,辦理畢業生就業相關手續,報送就業信息等相關數據[2]。這樣的就業指導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甚至很多院校還會細致的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職場穿搭妝容等的指導……但是這些巧妙設計的“珍饈美味”,卻與學生的實際就業需要,實際專業有所偏差,沒有一定的專業傾向性的就業指導,使得學生在真正面對就業時仍然會產生困惑迷茫。
結合專業設置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系統的調整過程。在當代高職院校教育中,實現就業指導,應當是在學生初入校園時就開始的,制定出一個有系統、有規劃的指導思路。高職院校在就業目標上就是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無論未來學生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首先要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未來的發展有所規劃,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在此時就應當開始了。如現代汽車專業,除了學生具備一系列的維修等基礎知識,熟悉機械構造,還要有一定的服務意識,以適應未來在4S 店等地方的輔助工作。結合專業設置就業指導,應當是豐富多彩的,圍繞學生所在專業及未來可能作出的就業選擇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對就業有更為清晰的認知。
崗位專業能力的培養,是就業指導環節應當關注到的。在不同專業、參與到不同崗位中,最終會有不同的就業走向,基于這樣的分析,可以發現,結合學生所在專業的就業指導工作應當是有針對性的,結合學生的專業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工作。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組織中,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能夠結合專業為學生拓展就業視野,找到學生所學專業、所具備的氣質及未來所能從事的工作。在就業指導中,應當是結合發展,全面促成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完善與發展,為學生的崗位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以促成學生的成長與知識的達成,實現對未來創業更為積極的指導走向。
前文已經對當前就業指導的現狀展開了基本的分析,在我國當代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已經有較為成熟的體系思路,并且這些內容相對是完善有益且必須的,如基本的就業政策、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等[3]。只有當學生能夠清晰地對自己的未來就業進行分析,才能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未來就業中。在對學生作出指導時,可以結合當前的教學體系,進一步融合、設定學生所需要的就業指導優勢,如學生的學習思路、指導發展方向等,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使得學生更為清晰地為未來就業作出實際準備,而非單調地設定等。
“崗位創業”意識與能力,是針對很多有創業想法,但是缺乏資金及經驗能力的學生。很多時候,學生畢業后面臨著“先就業”還是“先擇業”的選擇,在這樣的糾結之下,不妨帶著創業的意識去就業,這樣,調整了自身心理之后,可以嘗試結合自己的職業目標方向,在所在崗位進行學習,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環境中,最終實現“崗位創業”。以不斷學習、進取的心態,逐漸掌握知識點,找到粗行業所在的優勢,才能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就業中,最終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
良好的就業規劃,是職業院校幫助學生由校園向工作崗位過度的必然選擇。隨著“互聯網+”大時代的到來,就業渠道被進一步擴寬、就業選擇逐漸增多,相應的,無論是學生的就業思路還是高校的就業指導,都應當有所突破,不斷作出思考與嘗試,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就業需求等,及時幫助學生作出調整,找到就業思路所在,才能更進一步推進就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