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珊珊 褚亞平
1.青島易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2.山東漢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我國作為一個缺水較為嚴重的國家,地表水資源的人均分布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標準,部分地表水資源長期受到生活廢水、工業廢水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物、地表徑流的污染影響[1]。雖然政府針對這一問題積極開展地表水監測工作,并取得諸多顯著成果,但受到技術、管理、監測標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地表水監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與時效性有所不足,監測水平尚存一定的優化空間。因此需要及早的提升我國地表水監測工作質量水平,明確未來發展趨勢。
對地表水環境進行監測,要求監測人員采用專業的監測設備和監測技術,監測質量也由上述兩個要素決定。我國的地表水環境監測起步較晚,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在監測設備和監測技術方面都相對落后。當前國家對水環境監測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因而更需要對監測設備和監測技術進行更新。我國的整體地表水環境監測設備和監測技術呈現出相對滯后的特征,成為影響監測水平的關鍵。
在地表水監測時,應先對監測項目進行前期調研,但我國大部分監測人員在進行地表水監測時,不夠重視前期調研工作,因此導致前期調研工作不深入,也就無法形成完善的監測項目體系。
我國地表水監測主要針對微生物、無機物、重金屬離子等基本項目,而地表水污染主要以有機物污染為主,通常以COD和BOD數據來評價地表水污染情況。這些項目無法全面、客觀有效的對地表水水質及污染程度進行評估。監測項目片面,評價標準不完善,是目前地表水監測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執行地表水監測工作,監測人員需通過專業的操作獲得精準的監測結果。但在我國當前的監測工作中,缺乏較為專業的監測技術人才。大部分監測人員不具備完善的監測工作技能和監測工作經驗,也就無法在實際的監測工作中彰顯出較高的工作水平。此外,在監測過程中,還常出現監測設備操作失誤以及水質采樣不規范等問題,這些人為因素都將導致監測工作質量受到不良影響[2]。
在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部門與機構需要注重適當提高對新型地表水監測技術的應用力度(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應用恰當監測技術),并積極汲取西方發達國家的地表水監測技術發展經驗、明確技術研發方向(例如重點提升地表水監測技術的自動化程度),推動我國地表水監測技術總體體系的優化發展。
為直觀闡述地表水監測技術研發工作開展必要性以及各項新型監測技術的應用價值,對生物監測技術以及遙感監測技術進行舉例分析。
生物監測技術主要指,基于特定生物個體抑或是生物群落,對監測區域內的地表水污染情況、實時狀況進行掌握、評估,從生物學角度為地表水監測結果提供依據。相較于傳統的理化監測技術而言,生物監測技術可以更全面、綜合的反映地表水環境因素的聯合作用,大幅提高了地表水連續監測工作的開展。而隨著監測技術總體體系的不斷優化完善,分子生物學與傳統生物監測技術逐漸加以結合,發揮出顯著應用效用。例如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在地表水監測領域中,逐漸應用PCR以及基因探針監測技術,從而在短時間內檢測地表水中受到生物污染(如生物體糞便污染)所產生的致病菌以及指示菌。而對復合型以及逆轉錄PCR技術的應用,也可快速監測地表水中的大腸桿菌、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布情況。
遙感監測技術指,配置適當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對一定范圍內的地表水實時情況開展觀測,并對地表水開展自動化識別、分析與判斷工作。相較于傳統監測技術而言,遙感監測技術的主要應用優勢在于,無需開展地表水采樣工作,即可直接開展區域性跟蹤測量作業,快速對地表水污染源與具體污染范圍進行核定。例如應用遙感監測技術開展藍藻監測工作、構建藍藻水華短期預測模型,以提前判斷該監測區域內在短期時間范圍內是否有可能爆發藍藻水華問題,以及精確預算預測變量、構建Pro-bit短期預測模型等等。
通過制定具體指標的方式方法來提升地表水監測的效率以及科學性。對水質指標進行制定,將后期監測工作中的地表水與事先制定的水質指標相比對,以此來排查該地表水是否符合環境保護的水質要求,以便于控制環境當中的地表水污染。除此之外,還可以針對地表水監測工作制定法規支持,通過法規的制定來維護環境檢測中地表水監測工作的進行。另外,針對地表水監測的依據及參考指數來制定相應的監測體系,地表水監測的各個環節所出現的數據及問題都可以通過依據及參考指數來進行比對工作,這樣一來,就可以加強地表水監測工作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并且對于環境檢測工作的效率也能有所提升[3]。
監測人員在進行具體的監測工作時,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會直接影響地表水監測的工作質量。因此相關部門應做好對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要定期、定量的進行培訓,具體可采用技術講座、技術交流會和技術培訓教育會等形式進行專項培訓。此外,還應針對監測人員制定一系列制度,包括競爭上崗制度、技能考核制度等,確保技術人員能夠得到精準的技能提升,從而能夠顯著提高監測工作效率。
在執行地表水監測工作時,監測人員應注重對監測模式進行改善,應積極推行全方位的監測模式,并不斷對地表水水質模型進行更新,對水質監測方法進行組合應用,并注重對自動化監測技術進行應用,形成多種因素共同驅動的監測工作新模式。對于監測人員而言,在進行監測時,還要對各監測要素進行具體分析,對地表水的功能分區、污染類比和標準化選擇等監測信息進行明確,實現對地表水監測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的集中管理和解決。最后,地表水監測工作應持續進行,以便及時發現污染物并進行調整。
精準的地表水監測工作能夠了解到水質的實際狀況,可以為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人員提供具體參考。對地表水進行監測,需要采用專業的儀器設備,且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監測設備和系統也應該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而要想實現更高質量的地表水監測工作,監測人員應注重發現和解決問題,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形成豐富的監測經驗,促使地表水監測工作更好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