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冉
濟南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山東濟南 250000
毫無疑問,在我國任何一個公共服務或者監管部門的具體權力都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依據批準的三定方案履行職能,即權責法定。不同部門間的職權雖然有交叉,但主要職責是相對獨立,也是依法界定的。每一個行政部門有上下級的領導和指導關系,有不同的層級。部門之間只是協調與合作關系,有牽頭或參與部門,僅此而已[1]。
同一事件根據現行法律法規涉及行政管理和處罰也可能涉及刑事處罰等多個方面,涉及行政主管部門也涉及公安、法院、檢察院等國家強力部門,每個部門都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行使處罰和管理權力,屬于不同的管理和處罰階段。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罰款處理、或者涉嫌違法犯罪由行政管理機關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現行的環保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都是先有行政主管部門處罰后,再根據法律規定和具體情節嚴重程度移送司法機關。在此主要是分工不同,處理或處罰的程度不同,不存在行政主導或者司法主導之說。
大格局頂層設計關于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都有明確無誤的闡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以此為遵循,構建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
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主要方式,各級政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等這些表述都是依法治國最準確和最權威的表述,無論從形式上、行文規矩、還是內容上,都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偏離,脫離上述表述,無論從政治上、技術上、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不符合我國依法治國的實際,都是與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背道而馳的。在此,我們必須頭腦清醒,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必須進行經濟轉型的時候,我國大力轉變了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科技與創新發展道路,這也促使我國逐步成為創新型國家。而在創新型國家的不斷建設與發展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對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對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環境的改善與設計都是極其重要的,這也正是知識產權全球化發展給我國帶來的深度思考。
這里的全球化并不僅僅指的是經濟的全球化,其更代表著在當今新時代內知識產權的統一與全面發展。眾所周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其在推動全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問題,如日益增長的環境污染、貧富差距逐步拉大的社會矛盾以及全球資源不斷減少等問題。如何有效地改善這些問題,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
商業標識是區分和識別商主體的重要特征外顯。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商業標識的展現也越發蓬勃,保護各種新型的商業標識迫在眉睫。眾所周知,新型商業標識因其新穎而又別樣的商標構成要件造成了保護周期和保護代價的波折。從現有保護路徑上來看,我國關于商業標識民事權益保護的多數立法條文集中于《民法總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商標法》三法中。而三法的側重點和所關注的價值定位又略有不同。《民法總則》主要就法人主體的姓名權作了一定的概覽。而實在的保護任務落在了《商標法》上。《商標法》在排他使用和阻卻注冊兩方面進行了規制,但對新型商標而言并非能夠準確地契合。雖然新的《商標法》擴大了被保護物的范圍,但是相對于新型商標而言仍然是杯水車薪[2]。
最近,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提出研究制定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從目前看,現存的專利法很顯然不能適應當前我國以及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形勢需要,特別是具有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特點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知識產權供給側改革、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正在形成。在這種條件下,需要制定一部綜合性的知識產權保護法顯得更加緊迫更加合理。進一步明確國務院知識產權保護主管部門,對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知識產權保護主管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本行政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知識產權保護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互聯網由于其傳播的便利性、快捷性使得其成為知識產權的又一個重災區,盜版在網絡上肆意橫行,相關的版權、產權受到侵犯,有效地維護創造者的法律權益成為重點。而且在當今網絡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強互聯網環境下的版權立法可以有效保護版權的流通,打擊非法侵犯他人版權行為,既是保護未來創造者信心的需要,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首先在價值回歸方面,在互聯網環境下,傳統的對于版權的定位多集中于復制權,與互聯網傳播危害性更大的本質相背離,所以應當審視相關版權環境,將網絡背景下的規制重點放在傳播而非復制中。
本文概述了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必須從全球化的角度來看待。毫無疑問,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展。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里,實施了一種新的法律機制。但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可能需要進行修正。與此同時,中國當局公開摧毀了大量盜版材料,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直到人們普遍意識到并接受保護知識產權的必要性為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