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明強
九寨溝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 四川阿壩州 623400
至國家實施脫貧攻堅產業扶貧以來,九寨溝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試驗示范推廣農業品牌,培育區域品牌體系,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增收,達到全縣產業扶貧目標。實現2019年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195元,比實施農業產業扶貧前(2013年)7182元增長近一倍。取得如此喜人成果,如何高質量有效運用扶貧成果?如何找準下步發展對策?建立九寨溝縣農產品牌發展長效機制,是值得探索研究的問題。
(1)自全縣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產業扶貧以來,在打造農產品方面取得突出成績,鄉村產業品牌體系初步建立,已培育認定16個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2個有機食品、2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和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其中:九寨溝柿子、九寨溝蜂蜜獲得農業部授予農產品地理標志,刀黨、九寨豬苓納入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藏香豬”和“釀酒葡萄”已認證有機食品、“甜櫻桃”已認證為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16個,四川省無公害產地整體認證3717.5公頃。
(2)全縣現正在執行的區域性地方標準共計28項,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18項、無公害畜產品養殖技術規程1項、綠色畜產品飼養技術規程2項、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1項、有機食品生產技術規程1項、旅游相關標準5項,涵蓋種植、養殖、林果、中藥材、旅游服務等5個方面。
(3)成功申報注冊“九寨陽光”“陽光九寨”等2個區域品牌,授權6家企業產品使用“凈土阿壩”區域品牌。目前我縣企業使用“四川扶貧”商標11家。完成16個本土產品通用包裝、禮盒外包裝的制作和市場投入使用。
(1)推進改良農業產品基礎工作。要結合九寨溝縣自然環境實際情況,從自然土壤、天然水質、四季氣候等綜合方面探索,對特色小水果、特種藥材、畜禽類等農畜產品進行品質探索研究。
(2)以優勢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為基礎,重點培育一大批九寨溝縣優質農產品。建立“九寨陽光”“陽光九寨”區域公用品牌準入準出管理制度,制定品牌使用管理辦法,對區域品牌的申請條件、申請程序、商標使用、商標使用等進行規范,擴充區域品牌的主體數量和產品種類。邀請專業機構對品牌IP和名優產品包裝進行標準化設計,完成公用品牌的定位與形象統一,培育本土大型電商、設立專柜、品牌直營店等,建立公用品牌營銷戰略渠道。培育省、州級重點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支持申報“凈土阿壩”區域品牌。利用公共媒體、“互聯網+”、大型節會、國內外展會、產銷對接等,實現農產品各類品牌的多渠道化宣傳推廣,將九寨溝縣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農業品牌優勢和經濟優勢,全面提升九寨溝縣農業對外整體形象和知名度[1]。
(3)加強品牌保護監管。制定完善九寨溝縣區域公共品牌管理辦法,建立嚴謹公正的農產品品牌評價體系,加大對特色鮮明、質量穩定、信譽良好、市場占有率高的農產品品牌培育。完善品牌認證登記保護、產品防偽標識使用和證后監管,對認定的品牌農產品實行動態監管。加強商標管理,防止商標惡意搶注和侵權行為。建立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4)配套延伸產業。①推進倉儲規范化建設。按照倉庫種類與基本條件標準、倉庫技術經濟指標以及考核辦法標準、倉儲業服務規范等全國性通用標準,倉庫建筑標準、貨物出入庫標準等倉儲技術通用標準,以及倉庫設備標準、倉庫信息管理標準及倉庫人員標準等,對九寨溝縣農產品倉儲產業進行實施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整合現有物流企業資源,改建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從縣城到各鄉村服務站點的物流互動,通過集約化配送的銜接,降低物流成本[2]。②建立縣鄉級倉儲配送物流中心。按照農產品運輸要求,形成農產品物流標準化體系,規范農產品物流系統配合性、統一性標準、分系統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等。圍繞農產品進城和農村物流綜合服務需求,構建農村物流支撐服務體系,按照集中配送方式,實現資源共享、統一配送,建成縣、鄉鎮、村三級具備服務農產品上行功能的標準化物流配送體系。③推進電商集成化建設,制定覆蓋農村電商服務站、農產品電商物流工作全過程的業務標準體系和支撐標準體系,引入電子商務服務質量規范管理和發展評價機制,加強農產品電商監督管理,提升九寨溝縣本土電商網絡服務水平,促進九寨溝縣農產品產業鏈參與方的互動和透明化。依托重點引進的大型電商平臺,為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改造及提檔升級提供標準化建議,推動地方館或九寨溝專區開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系列化推動優勢農特產品入駐[3]。
“九寨溝+”農產品品牌享有獨特優勢,何做實做強農產品牌需要在政府主導、企業合作支持,加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品牌資源,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和價值;做實做強品牌,是一項長期農業策略戰術,首先需要改變農戶傳統觀念,跟上新農業、新技術步伐,掌握一技之長,讓農產品品牌有技術人才支撐;其次必須依托農產品市場,營造良好的生態農業氛圍,要有大基礎、大市場、大環境,要有配套的銷售網絡條件,采用線上線下銷售配套,本地農產品才能真正走出九寨、走向全省、享譽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