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貴州順大律師事務所 貴州興義 562400
某工程公司原計劃在2020年春節后組織對該公司承接的某工程第二合同段“暢安舒美”工程進行施工。突入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該公司春節后的復工復產造成了重大沖擊,也給該公司2020年的目標任務完成帶來了全所未有的挑戰。針對此情況,我所全面分析該公司未來一段時期的生產計劃安排,結合其目標任務,與該公司職能部門合作細化分解工程項目進度計劃,根據每一個時間節點需要完成的工作,綜合分析、統籌安排人員復工期間工資、社保的管理方案、臨時用工的防護及薪資分配等事項,綜合復工后的情況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企業復產、招工用工提供了相應的法律依據,助力企業在疫情期間的決策提供了法律保障[1]。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以及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有序推進企業項目復產復工的通知》精神,疫情防控既是企業的法定義務,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對這一法定義務及法律責任,我所專門對該公司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宣貫,并詳細講解了各種決策行為可能帶來的不利后果。該公司在做好復工準備時,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提前準備紅外體溫檢測儀、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資,對施工場地實行了封閉式管理,確保工程段落安全,并定時對工區、車輛等進行全面消毒和衛生保潔[2]。
該公司部分員工因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復工到崗,我所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按照該公司提供有關材料,對每個員工的情況進行差別分析、個案跟進,向該公司建議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調休調假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穩定員工心理。對確有困難短期內不能正常上崗的,企業適當發放生活費用,并在一定期限內保留其工作崗位,合法合規、圓滿地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的焦點問題。
本次疫情是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根據《民法總則》及《合同法》的規定,因疫情造成的違約應當視為不可抗力。但是否認定為免責,還應該綜合考慮疫情與合同履行之間的因果關系。在客觀分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按照該公司與合同相對方簽署的有關合同條款及相關會議要求,該公司應在2020年4月底前完成該項目并交工驗收,根據疫情發展的情況,該項目的交工驗收期限可能會延期,構成事實違約。但是我所及時與該公司管理人員全面分析后認為,疫情的發生及防控是造成工期延誤的主要原因。據此,我所指導該公司采取收集有關證據、擬定相關法律文書、電話溝通合同相對方等有效措施,妥善解決合同履約問題,避免了可能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
施工勞務合同方面,在我所的建議并參與下,該公司與勞務公司經過友好協商,解除了2020年1月初簽訂的《工程勞務合同》,消除了可能潛在的法律風險。
根據企業的培訓需求,聯系該公司的基本情況,我所結合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實際,針對性的對該公司員工進行了《勞動合同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及配套法規的專題講座。并在復工準備階段專門組織該公司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工作。兩次講座共計培訓該公司員工3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經過細致規劃、充分準備2020年2月23日,該公司順利復工。
突至的疫情讓大多企業毫無準備、猝不及防,公司在企業生產經營合同的履行、員工崗位保留與否、薪金發放、社保繳納等,有合同管理不完善的情況、部分制度存在漏洞,我所深度、全面參與該公司在處置本次疫情中的各方面法律問題的過程,不僅為該公司的復工復產提供了強力法律支撐,更是為該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合法、合規、科學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培訓宣貫及法律意見書,為企業應對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提前做了應對準備、避免了可能產生的法律糾紛,也使我所專業律師團隊的專業素養、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為疫情防抗、助力企業發展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