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斌,陳正宇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4)
在大壩廊道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預制拼裝及現澆兩種方法[1,2]。大壩廊道在壩體內,相關人員常因對廊道外觀質量重視不夠,導致出現預制件拼接處錯臺。現澆廊道模板結合處不平順、施工縫處錯臺、混凝土表面掛簾、止水安裝不規范等質量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通過精心策劃進行模板專項設計,創新性地在廊道模板拼縫中鑲嵌PVC塑料T型鍵條,加強施工過程控制,采用滿堂架安裝廊道模板,以保障廊道外觀質量。
壩頂EL1 481 m,最低建基面EL1 378 m。從左至右分別為:左岸非溢流壩段,長度65 m;溢流底孔壩段長度14 m;泄洪表孔壩段長度91.5 m;右岸非溢流壩段,長度61.0 m。
大壩廊道均為現澆常態混凝土。大壩內廊道主要包括底層EL1 381 m、右岸EL1 392 m和EL1 404 m廊道,左岸EL1 413 m廊道,大壩通層EL1 439 m廊道。
大壩廊道與壩體混凝土澆筑同時進行,主要施工順序為:大壩壩體碾壓混凝土完成至廊道底板高程以下1 m→廊道底板常態混凝土澆筑→廊道定制模板安裝→廊道起拱以上部分預留→大壩壩體與廊道混凝土同時澆筑(嚴格控制廊道周邊常態混凝土振搗質量)→常態混凝土拱頂部位覆蓋常態砼。
大壩壩體澆筑分層控制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壩體廊道周邊1 m混凝土均為常態混凝土,灌漿廊道升層3 m,交通廊道及碾壓砼區域升層2.7 m,澆筑控制高程為廊道模板起拱線以下30 cm(即灌漿廊道3 m,交通廊道2.7 m),廊道模板安裝完成后與壩體碾壓混凝土進行通倉碾壓2.7 m,爬坡廊道底部模板支撐外露頂面。
施工供風:大壩施工區域無集中空壓站供風,施工供風主要用于大壩壩體岸坡錨筋,采用2臺21 m3/min額定排氣壓力的柴油移動空壓機供風。
施工用水:大壩混凝土施工用水主要用于基巖面和老混凝土面沖洗、艙面噴霧及混凝土表面沖毛和養護。采用左右岸專用管線自供水主管鋪設至大壩范圍的水管引至各施工部位。
施工用電:施工用電主要用于抽水、照明,以及混凝土振搗等設備用電,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從左岸EL1 430 m洞口變壓器接取。電路布置必須采用電纜支架,不得隨意拉設線路。
3.2.1 底層廊道澆筑
EL1 381 m底層廊道混凝土運輸及澆筑主要從大壩壩后碾壓混凝土運輸道路直接入倉,后續廊道拱頂常態均采用纜機+吊罐入倉。
3.2.2 中層廊道澆筑
右岸EL1 392 m和EL1 404 m廊道、左岸EL1 413 m廊道、大壩通層EL1 439 m廊道與大壩碾壓倉同時上升,廊道周邊常態混凝土均采用纜機+吊罐入倉。
根據各層廊道施工計劃及廊道長度,計算定型模板總需求量,經計算EL1 381 m灌漿廊道模板48套,交通廊道模板76套,監測廊道模板3套。EL1 439 m通層廊道需要灌漿廊道模板82套,交通廊道模板101套,監測廊道模板3套。根據時間計劃安排在EL1 381 m廊道全部施工完成后,再拆除安裝至EL1 439 mm廊道的模板,批模板必須專用在廊道施工上,不得用作其他。廊道模板的定制規劃在滿足EL1 439 m廊道模板計算量的基礎上,再多定制漿廊道模板5套,交通廊道模板10套。
模板主要為灌漿廊道,交通廊道及監測廊道3種模板,廊道模板主要由尺寸6 015模板、尺寸3 015模板及起拱段和拱頂異型模板組成。大壩廊道有3種類型,各廊道尺寸不一樣,因此模板需要根據廊道類型分套定做。模板設計過程中,需要保證各廊道模板安裝時水平拼接縫都在同一平面。廊道轉彎、匯合等不規則的地方,根據現場拼接尺寸,采用木模+裝飾板加工完成。
4.3.1 模板支撐設計
模板安裝后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考慮到混凝土對廊道模板整體的壓力,需要在廊道模板安裝過程中搭設承重排架,排架主要支撐上部混凝土及定型鋼模板,上部混凝土厚70 cm,由于拱頂為圓弧段,拱頂上部設計頂拱龍骨。廊道頂部定型模板寬1.5 m,每塊模板用兩榀排架支撐,排架距模板兩端各30 cm,兩榀排架間距90 cm,廊道排架間距為60 cm、90 cm交替布置。
廊道模板安裝采用滿堂架,拱頂圓弧段為弧形龍骨。每單塊模板定位開孔2處,保證某一類型的模板孔開孔位置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拉模筋采用內置拉模套筒連接,爬坡廊道直角處增加護角鋼,以保證封孔的外觀質量。
4.3.2 T型鍵條安裝質量控制
為實現消除模板拼接縫及施工縫的目的,壩體廊道模板縫采用鑲嵌PVC塑料T型鍵條。T型鍵條安裝時,需保證緊貼模板,接頭緊密,綁扎穩固,同時T型鍵條在平段與拱頂段做到在同一水平線上。對于異形部位(轉角,爬坡廊道等)需要削除T型鍵條筋板,只留圓弧部分,然后用小釘釘在木板上,安裝時保證連接規則、美觀。
T型鍵條的安裝是通過在T型鍵條上鉆孔,然后將T型鍵條上的孔與鋼模孔通過鐵絲綁扎連接。T型鍵條上孔的布置按以下參數進行:廊道邊墻直立面,水平面布置的T型鍵條綁扎孔間距為30 cm,廊道弧形拱頂段綁扎孔間距為20 cm,現場實際操作時T型鍵條上孔的布置要與模板孔間距一致,以便于T型鍵條與模板的綁扎連接。
根據現場模板安裝情況,確定T型鍵條筋板上的開孔位置和孔距,然后采用18#鐵絲穿過T型鍵條上的孔,與鋼模上部邊肋的孔綁扎牢固。

圖1 T型鍵條施工設計簡易圖

圖2 廊道模板照片(白色為T型線條)
4.3.3 模板拉模筋布置
為了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產生細微的整體位移,在所設計的整套模板上,每單塊模板兩處開孔處布設拉模筋與外部地面錨桿連接。所有模板孔開孔位置必須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拉模筋采用內置拉模套筒連接。
在踏步槽鋼模板上端采用預埋角鋼的辦法護角,以保護踏步外側棱角不因碰撞而受到破損。踏步模板安裝均采用槽鋼做側面模板。
按照設計圖紙,先安裝鋼筋樣架,在新架上用石筆畫出鋼筋安裝的間距,然后逐根安裝,誤差控制在0.5 cm以內。在安裝過程中及時檢測質量,保證鋼筋安裝間排距符合設計要求,使現場安裝的鋼筋整齊、美觀和牢固。
為保證橡膠止水安裝位置準確和平順,采用熱壓硫化搭接,結構分縫線與止水軸線不大于2 cm;用圓鋼將止水固定,保證澆筑混凝土時穩固。
廊道區域內的底板基礎面與澆筑艙面一同處理完成,基礎縫面處理主要用人工高壓水槍沖洗及電鉆鑿毛,質檢人員進行工序驗收時確保縫面無乳皮,微露粗砂,無積水。再通過測量的方式放樣廊道施工區域,并在其外側放置模板筋。
按規定檢測原材料水泥、粉煤灰、鋼筋等,符合要求才能允許進入工程現場。按設計配合比拌和混凝土,并按規定進行抽檢,保證混凝土各項指標滿足要求。
廊道底板:在底板收面高程安放樣架,以保證平整度滿足設計要求。澆筑中用φ70和φ100型振搗棒振搗密實。收面時,先人工用木抹子將混凝土大面收平壓實,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鋼抹子收面壓光。壓光收面后,夏季12 h后開始養護,冬季初凝后覆蓋保溫被養護。
廊道墻身: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嚴控碾壓混凝土平倉距廊道邊的距離,保證廊道周邊澆筑常態混凝土的寬度不小于50 cm。在纜機吊灌下料時,嚴禁碰撞模板,下料高度控制在2 m以內,廊道兩側對稱下料,防止兩側澆高不一致而導致模板變形、跑模。對于廊道澆筑變態混凝土區的,每鋪筑層高度控制在35 cm左右,每層要保證打孔、加漿及振搗有序、規范性。
廊道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鋪土灑水養護,墻身用人工灑水方式養護,保證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
混凝土外露面外觀平順無錯臺,無掛簾和跑模現象,廊道表面美觀。明縫裝飾T型鍵條拆除后的線型美觀、整齊有序、縫邊無破損。完工后的大壩廊道混凝土整體質量做到了內實外光,棱角分明,線條順直,混凝土表面光亮如鏡。
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三檢制”。
實行旁站制度:每倉混凝土開倉后,當班質檢員盯倉,及時糾正澆筑中出現的問題,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及時反映,務必使得質量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在模板安裝完成后,測量并校核。模板安裝偏差在規范范圍以外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檢查模板質量。模板邊口的平整度是保證線條與模板結合緊密的關鍵。在模板安裝前,先檢查模板質量,對不滿足要求的模板禁止使用,對已變形的模板挑出并禁止使用。打磨模板邊口不平整處,在打磨干凈后,統一采用工業色拉油作為脫模劑,均勻涂抹在模板邊口上。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一般對大壩工程上下游、壩頂混凝土外觀質量重視程度較高,容易忽略大壩工程內部廊道的混凝土外觀質量。為提升廊道混凝土外觀質量,在模板設計、模板安裝、止水片安裝、混凝土澆筑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精細化控制措施,提升了混凝土外觀質量,樹立了質量品牌形象,對其他類似工程有較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