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明
(婺源縣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婺源 333200)
興建水利水電工程時,需全面考慮建設區域地質狀況及地形等因素,科學選用相應的施工技術[1]。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實踐中應用較為普遍。
水利水電工程以露天施工為主,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改造,在進行邊坡施工的過程中,因邊坡較為復雜、施工要求高,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整體施工進度。針對某隊里水電邊坡進行研究,將坡腳看作坐標原點,構造直角坐標系如圖1所示。

圖1 邊坡直角坐標系
圖1中,C代表坡腳,E代表潛在拉裂點,E'代表 在坡地的投影點,F代表坡頂,H代表邊坡高度,θ代表坡角,W代表邊坡水平寬度,[c,c‘,e’,e]代表最危險滑動面圓心部分,G代表[c,c‘,e’,e]和邊坡斜坡的交點。
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應對工程邊坡復雜狀況,穩定邊坡并鞏固巖體,加快工程后續施工速度,確保水利水電工程達到施工質量、施工進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目標。
一般情況下,開挖邊坡都會涉及并應用到土質邊坡開挖施工方法[2]。采用這一開挖技術時需要把握如下幾點:
(1)開挖施工要遵循一定原則及步驟,開挖順序為自上而下。
(2)土質邊坡開挖應參照國家及地方標準規范進行,對邊坡開挖進行全程監控。
(3)保護層開挖,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接近建基面時采用人工或小型機具挖除,不能擾動建基面以下原地基;在保證開挖面平整度的基礎上,確保基坑斷面的長寬均要大于10 m,嚴格執行設計要求標準,誤差控制在20 cm以內;基坑坑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斜面平整度偏差小于15 cm。
巖質邊坡開挖相比土質邊坡開挖,技術要求要更高,由于在開挖巖質邊坡時,可能會接觸巖石材質邊坡層,因此開挖方式的選擇必須做到科學合理。相關要點如下:
(1)巖質邊坡開挖可采用爆破方式,參考巖石硬度數值及巖石性質。
(2)開挖順序依然為自上而下,注重做好專項技術監督,提高開挖效率。
(3)在巖質邊坡爆破施工前,考慮到水利水電工程邊坡巖層不具備較大的厚度[3],需要確定其邊坡穩定性,邊坡穩定性系數可通過下式計算:

其中,Qi代表土條i的體積質量,代表土條i在滑動面上的內摩擦角,Si代表土條i在滑動面上的粘聚力,di代表i的弧長,γi表示土條i的厚度。
進行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施工時,施工人員及技術人員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帶來的影響,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實際情況,科學確定工程槽挖施工工藝步驟及邊坡開挖周期。在具體選擇上把握以下要點:
(1)水利水電工程主體結構如果較為復雜,為避免邊坡開挖支護對主體結構造成影響,宜采用拉槽分層爆破開挖方式。
(2)確定槽挖施工方式后,應對工程邊坡參數及輪廓進行測量分析,根據邊坡輪廓確定成本更低、周期更短的槽挖方式。
(3)確定采用拉槽分層爆破開挖方式后,施工技術人員要與爆破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準確確定爆破點位置,將爆破開挖支護納入全過程管控中,滿足水利水電工程預期設計及施工要求。
在水利水電工程邊坡開挖及支護施工實踐中,錨桿支護技術憑借技術的便捷性及低成本的優勢,應用范圍廣泛,且應用頻率極高。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境復雜,為了使工程邊坡開挖及支護時巖體始終保持安全穩定狀態,消除工程邊坡失穩甚至塌方隱患,在采用錨桿支護及鉆爆技術的同時,可以輔助使用鋼筋網支護方法提高邊坡穩定程度。根據實際施工需求,配備腳手架等設施。
水利工程所處的運行環境比較復雜,極易受風蝕,采用混凝土噴涂支護,能充分發揮混凝土強度好的優勢,鞏固工程邊坡防護結構,保護建基面基巖,提高工程使用壽命。
水電站設置4臺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機組安裝高程為58.6 m。施工人員根據工程建造要求及施工區域地質地貌,綜合使用土質邊坡開挖、巖質邊坡開挖、槽挖、鉆爆設計、錨桿施工、混凝土噴射等多種開挖支護方案。
根據勘察結果,確定爆破位置、孔內藥量及爆破時間,對質點振動情況進行嚴密觀測。根據工程需求調整起爆順序,減少爆破振動造成的巖體損壞程度,通過該開挖支護技術,有效解決導流洞施工困難問題,加快施工進度。
水力發電工程邊坡開挖及支護施工技術專業性較強,在選擇相應的開挖方式及支護技術時,應結合水力發電工程及其附屬工程的實際情況,把握開挖及支護的技術要點,做好各工藝的銜接,以提高水力發電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